世界古茶樹新記錄—云南雙江勐庫野生古茶樹群落

時間:2021-10-27 作者:青青一顆小草 來源:茶文化

1、 雙江概況

云南省臨滄地區(qū)雙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縣是全國唯一一個由4個自治民族組成的自治縣,因瀾滄江和小黑江交匯于縣境東南而得名。全縣轄勐勐、勐庫2個鎮(zhèn)及5個鄉(xiāng),國土總面積2165km2,其中山區(qū)面積占96.2%,森林覆蓋率為38.4%。雙江屬南亞熱帶溫濕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9.5℃,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干濕季分明,年平均降雨量為1000—1200mm,極適宜樹的生長。

雙江是云南主要產茶縣之一,全縣茶園面積4533hm2,年產茶2210噸。該縣北部的勐庫鎮(zhèn)是國家級有性系茶樹良種勐庫大葉茶的原產地。勐庫鎮(zhèn)西北方10多km處的勐庫大雪山(東經(jīng)99゜46′—99゜49′,北緯23゜40′—23゜42′),主峰海拔3233m,為雙江縣最高峰。海拔2200—3000m的大雪山中上部,年均溫低于11℃,活動積溫3000℃。年降雨量2000mm左右,土壤屬黃棕壤,土層深厚、肥沃,有豐富的原生自然植被,是生物多樣性的活基因庫。

2、 古茶樹群落的考察與鑒定

1997年8月,當?shù)剞r民在勐庫大雪山中上部一帶發(fā)現(xiàn)了大面積的野生古茶樹,立即引起了雙江縣及臨滄地區(qū)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認為這些古茶樹是該縣的一筆寶貴財富,具有極其重要的研究與開發(fā)價值,一定要保護好、利用好。為此,幾年來,當?shù)赜嘘P部門加強了對古茶樹及其周圍生態(tài)環(huán)境的保護,并進行了初步考察和宣傳報道,引起了外界的廣泛關注。

為了對勐庫古茶樹群落作出科學、權威的鑒定,合理開發(fā)利用古茶樹資源,進一步提高雙江茶區(qū)的知名度,2002年12月5日—8日,雙江縣政府邀請到了中國農科院茶葉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云南省農科院茶葉研究所、云南農業(yè)大學、昆明理工大學、云南省茶業(yè)協(xié)會等單位的專家,深入勐庫大雪山,對野生古茶樹群落進行了實地考察和論證,得出了科學的鑒定意見。

專家們一致認為,在雙江縣勐庫大雪山中上部一帶發(fā)現(xiàn)的野生古茶樹群落,分布面積達800多hm2,海拔高度為2200—2750m,群落所處植被類型屬于南亞熱帶山地季雨林,野生古茶樹為二級喬木層優(yōu)勢樹種,其生長密度(包括自然繁衍的植株)平均為一個樣方(62m2)19株,達到構成植物自然群落的密度要求。古茶樹群落屬原生自然植被,且保存完好,自然更新力強,生物多樣性極為豐富,具有極為重要的科學和保存價值,是珍貴的自然遺產。

專家們對大雪山中上部的大平掌近2km2的地塊內有代表性的25株古茶樹進行了形態(tài)特征的測量、觀察和標本采集,其高度為4.3—30.8m,樹幅2×2m—16.2×18.6m,胸圍0.42—3.1m(胸徑0.13—1m),最低分枝高度1—5.7m,均是典型的喬木茶樹。其中,1號大茶樹位于海拔2720m處,株高16.8m,基圍3.25m(基部直徑1.04m),胸圍3.1m(胸徑1m),樹幅13.7×10.6m,分枝中等,樹姿半開張,葉片水平狀著生,嫩枝及芽體無毛,平均葉長13.7cm,寬6.3cm,葉片橢圓形;葉色綠有光澤,葉面平,葉尖漸尖,葉質較脆,葉緣近1/3無齒,葉脈9—10對,葉柄、葉背、主脈均無茸毛;鱗片3—4個,呈微紫紅色,無毛,芽葉基部紫紅色;萼片5個,綠色無毛;花冠平均直徑4.0—4.5cm,花瓣薄軟,白色無毛,雌雄蕊比低,花柱0.7cm,柱頭5裂,裂位1/2—1/3,子房5室,密披絨毛。根據(jù)這一植物學形態(tài)特征,勐庫古茶樹在分類上屬于山茶科山茶屬大理茶種(Camellia taliensis),是一個較為原始的野生茶樹物種,但具有茶樹的一切形態(tài)特征和茶樹功能性成分(茶多酚、氨基酸和咖啡堿等等),可以制茶飲用。

對1號大茶樹的樹齡,專家們根據(jù)其樹體高幅度、樹干粗度與云南已知同種野生古茶樹相比較,同時參照當?shù)鼐用袷来茰y,認為應在千年以上。

3、 勐庫野生古茶樹群落的科學價值

3.1、勐庫野生古茶樹群落是目前國內外所發(fā)現(xiàn)的海拔最高、面積最廣、密度最大的野生古茶樹群落,創(chuàng)世界古茶樹新記錄。

與鎮(zhèn)源千家寨野生古茶樹群落作比較,勐庫群落海拔2200—2750m,高于千家寨群落的2200——2500m;勐庫群落面積800hm2,大大超過千家寨群落的280hm2;勐庫群落野生古茶樹密度平均每62m2為19株,而千家寨群落野生古茶樹密度平均每62m2僅1.4株。兩地均為較為原始的大理茶種野生古茶樹群落。

勐庫1號古茶樹與千家寨1號、2號古茶樹作比較,勐庫1號古茶樹海拔2720m,是目前發(fā)現(xiàn)海拔最高的千年古茶樹,而千家寨1號、2號古茶樹海拔分別為2450m和2280m,;勐庫 1號古茶樹基部直徑1.04m,胸徑1m,與千家寨1號古茶樹(基部直徑1.2m,胸徑0.89m)相近,但明顯超出千家寨2號古茶樹(基部直徑1.02m,胸徑0.86m);勐庫1號古茶樹高為16.8m,低于千家寨1號(高25.6m)、2號(高19.5m)古茶樹;勐庫1號古茶樹樹幅13.7×10.6m,也不如千家寨1號(樹幅22 ×20m)和 2號(樹幅16.5×18m)古茶樹。

3.2、勐庫野生古茶樹是一個野生茶樹物種,在進化上比普洱茶種(Camellia sinensis)(包括若干栽培品種如勐庫大葉茶等)原始。

勐庫大葉茶原產地就在勐庫大雪山中下部的冰島和公弄兩村,具有葉芽肥碩、茸毛特顯、持嫩性強、適制性廣、產量高等特性。該品種在省內轉播較早,1912—1941年間,騰沖一帶曾多次引進勐庫茶種,并種植成園。20世紀50年代以來,勐庫大葉茶又被省內外大量引種,不僅在云南普遍種植,而且在四川、貴州、廣東、廣西、海南、湖北、湖南等省區(qū)也有大面積引種。1985年,勐庫大葉茶被全國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認定為國家級品種。作為云南大葉種茶樹主要栽培品種之一的勐庫大葉茶與勐庫野生古茶樹群落同出一山,這對研究茶樹的起源、演變、分類和種質創(chuàng)新都具有重要的價值。

3.3、勐庫野生古茶樹是珍貴的茶樹種質資源寶庫,由于所處海拔高,具有較強的抗逆性,尤其是抗寒性較強,是抗性育種和分子生物學研究的寶貴資源。

3.4、雙江勐庫高海拔超大面積千年野生古茶樹群落的發(fā)現(xiàn)進一步證明了云南南部、西南部(即瀾滄江下游流域)是世界茶樹的原產地。雙江縣是世界茶樹的原產地之一。

4、 兩點建議

4.1、勐庫古茶樹群落是云南古茶樹的重要組成部分。

雙江縣有關領導應積極參與即將啟動的云南古茶樹、古茶園申報世界遺產工作,努力爭取使勐庫古茶樹群落成為世界自然文化遺產的一部分,以利進行更好的保護和合理的開發(fā)利用。雙江縣或勐庫鎮(zhèn)應設立專門的保護機構,制定相應的政策法規(guī),落實專人,做好保護工作,以確保申報世界遺產工作的順利進行。

4.2、2003年春季,采集勐庫野生古茶樹和勐庫大葉茶一芽一葉鮮葉,分別制成茶樣和生化分析樣,進行審評、分析和比較,以確定野生古茶樹的適制性、品質特點和商品價值,并可進一步開展分子生物學研究,結合二者的植物學形態(tài)特征,探討二者之間有無一定的內在聯(lián)系或演變關系。

勐庫野生古茶樹群落考察鑒定委員會主任由中國農科院茶葉研究所虞富蓮研究員擔任,副主任由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閔天祿研究員擔任,其他專家包括云南省農業(yè)科學院茶葉研究所所長張俊副研究員、云南省農業(yè)科學院茶葉研究所書記王平盛研究員、云南農業(yè)大學蔡新教授、昆明理工大學侯明明教授、云南省茶業(yè)協(xié)會副會長曾云榮高級農藝師。


熱門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