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老人長壽都有雅稱。具體地說:60歲稱為花甲之年、耳順之年、還鄉(xiāng)之年;70歲稱為古稀之年、懸車之年,杖國之年;80、90歲稱為朝杖之年、耄耋之年;壽得3位數(shù)100歲的稱為期頤之年。人們?yōu)殚L壽老人祝壽,還有喜、米、白、茶壽之說:喜壽:指77歲,草書喜字看似七十七。米壽:指88歲,因米字看似八十八。白壽:指99歲,百字少一橫為白字。茶壽:指108歲,茶字的草頭代表二十,下面有八和十,一撇一捺又是一個八,加在一起就是108歲!
說起茶壽,不僅僅從字面上可以拆開來解說,它與中國茶文化還有解不開的淵源。
相傳,古時候有位老和尚病了,久治不愈。一天,一位老人告訴他,蒙山頂有茶,春分前后,逢雷而發(fā)。你候在一旁,及時采摘三天。得一兩,用蒙山水煎服,能治任何宿疾;二兩,一輩子消災(zāi)祛疾;三兩,脫胎換骨;四兩,就地成仙。老和尚遵囑,得茶兩余,煎湯服用,沒喝一半,病即痊愈,眉發(fā)由白轉(zhuǎn)烏,以至熟人相見,不敢相認。
五代王文錫《茶譜》的上述記載,把茶說成“萬病之藥”,有返老還童之功,未免帶有神秘色彩。不過,茶能治病,已是人們的共識。隋文帝患頭痛,醫(yī)治無效。聽僧勸告飲茶而愈,天下傳聞,人們競相煎服。飲茶長壽,正史也有記載?!杜f唐書"宣宗紀》記,洛陽來了位130多歲的僧人,宣宗問他:“服何藥如此長壽?”僧答:“貧僧素不知藥,只是好飲香茗,至處唯茶是求。”長壽的秘訣是飲茶。蘇東坡留下著名詩句:“何須魏帝一丸藥,且盡盧仝七碗茶。”是說魏文帝游西山,得仙人丸藥,服后身生羽翼,這樣的事太玄妙了。與其企盼仙人賜藥,倒不如像盧仝煎茗自飲,七碗茶下肚,“兩腋習習風生”,那才實在。一言以蔽之,坡翁是說,為長壽而求仙,不如去喝茶。
孫中山先生也主張“茶壽”說,贊茶“是為最合衛(wèi)生最優(yōu)美之人類飲料”,“中國常人所飲者為清茶,飲食者為淡飯”,“窮鄉(xiāng)僻壤之人”,粗茶淡飯,“不及酒肉”,“常多上壽”?,F(xiàn)代文化名人林語堂也說:“我毫不懷疑茶具有使中國人延年益壽的作用,因為它有助于消化,使人心平氣和。”
現(xiàn)代科學證明,茶富于營養(yǎng),飲茶能滿足人體對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需要。茶能治病,是因為茶中含有與人體健康關(guān)系密切的咖啡堿、兒茶素、維生素類、礦物質(zhì)微量元素、氨基酸等物質(zhì)。日本科學家發(fā)現(xiàn),茶抗衰老的作用約為維生素E的20倍。日本一心臟病專家說:“中國患動脈粥樣硬化和患心臟病的比例比西方低,除了遺傳因素、生活方式、飲食結(jié)構(gòu)外,同時與中國人愛飲綠茶有關(guān)。”
如此說來,茶是名副其實的長壽保健飲品,“茶壽”之說也不是空穴來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