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咸豐年間(1850-1860),安溪羅巖茶農魏珍,到福洋探親,回來路過北溪天邊嶺時,看到路邊石縫間長著兩株花開得引人注目的奇異茶樹。便折下枝條帶回家植于盆中,并壓條繁殖,精心培育后單獨采制,敬請鄰居品嘗。眾人見此茶未揭杯蓋已奇香撲鼻,遂盛贊為“透天香”。在眾口相商之后,即取茶水金黃清淡命名為“黃棪”,并流傳至今。在詔安也俗稱為“八仙茶”。
清咸豐年間(1850-1860),安溪羅巖茶農魏珍,到福洋探親,回來路過北溪天邊嶺時,看到路邊石縫間長著兩株花開得引人注目的奇異茶樹。便折下枝條帶回家植于盆中,并壓條繁殖,精心培育后單獨采制,敬請鄰居品嘗。眾人見此茶未揭杯蓋已奇香撲鼻,遂盛贊為“透天香”。在眾口相商之后,即取茶水金黃清淡命名為“黃棪”,并流傳至今。在詔安也俗稱為“八仙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