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茶圣吳覺先生在《整理武夷茶區(qū)計劃書》中,對武夷巖茶的品質特征是這樣評說的:“方臻山川精英秀氣之所鐘,品具巖骨泉冽花香之勝。”說明福建武夷山這個地方茶葉的品質已達到“日臻完善,漸臻佳品。”其“巖骨花香”形成武夷巖茶的獨特的韻味。這是對“巖韻”精辟的論述。
武夷巖茶是中國十大名茶之一,福建省烏龍茶中的佼佼者,其取勝在巖茶最獨特的品質,滋味醇厚,香氣濃郁。所說品具“巖骨花香”之勝,并不是文人一種夸詞。如以近代名詞來解釋,所謂“山川精英秀氣”和“巖骨花香”可歸納為“自然環(huán)境”四字,自然環(huán)境對茶葉品質,當然是很重要。
茶韻
韻者、昧也。簡而言之,茶韻即各種名茶的獨特韻味或風韻。大凡茶人善于品茗者,都講究欣賞茶韻,特別是各種名茶的獨特韻味。如:武夷巖茶有巖骨花香的“巖韻”;鐵觀音有香高而秀,密底蘭香的“觀音韻”;臺灣凍頂烏龍有味濃甘潤的“喉韻”;廣東鳳凰單叢有天然花香的“山韻”;龍井茶有香氣清鮮而持久,滋味甘美醇厚的“風韻”,苦盡甘來乃品飲功夫茶之韻。品味和鑒賞名茶的這些獨特的韻味,既是茶人的一種莫大享受,也是考驗茶人修為的重要手段。
中國茶韻古已有之。“茶之為飲最宜精行儉德之人”。“使佳茗而飲非其人,猶汲泉以灌蒿萊,罪莫大焉。有其人而未誤用其趣,一飲而盡,不暇辨味,俗莫甚焉”。在武夷品茶頗得巖韻的陳雨詩云:“毫尖似雪細于絲,活水須烹品色時。只許素人來共啜,莫教肉鄙酒徒知”。由茶及人,又由人及茶,循環(huán)往復,而韻高致清,這就是古代的“茶韻”。
談論茶文化時,“韻”字不一而足,有“巖韻”、“音韻”、“風韻”、“喉韻”、“山韻”、“韻致”等等,既流行于品茗者的口頭,更見于詩文典籍。除“臻山川精英秀氣所鐘,品具巖骨花香之勝,”其是近人移花接木的偽托唐人評語之外。早在宋代就有宋庠《謝故人惠建茗》“左金歷沸香殊有韻,走瓷涵綠更懷空。”趙估《大觀茶論》的“沖淡簡潔,韻高致靜。”元代李德載《陽春曲·贈茶肆》中曾寫到“風韻美,喚醒睡希夷”、“風韻煞,到底屬陶家”。李正民《以山泉水煎茶》:
“石鼎煎來甘有味,乳花浮處色尢鮮。”乳,清冽的泉水。后人以“石乳”賦于武夷茶之名。明代李時勉《章郎中送茶》
“玉堂曾是夸風韻,何以陶潛樂醉眠”。許次紓《茶疏》“韻致清遠,滋味甘香,足稱上品”。清代的“君不可一日無茶”的乾隆皇帝更鐘情于茶韻,“滋因賡韻識造詣,弗在瀹甌及烹鼎”。他的確飲過武夷接筍茶之后,贊巖茶日“就中武夷品最佳,氣味清和兼骨鯁”;詩中“骨鯁”;骨指品質,氣概。引申為武夷巖茶的品質,有骨氣,俠骨;鯁指卡喉的魚骨,比喻心中有話,急需向人述說“巖韻”,而鯁在喉中,非吐出不可。“骨鯁在喉,一吐為快,”。《黃山志》上有“蓮花庵旁就石縫養(yǎng)茶,多清香冷韻,襲人斷腭,謂黃山云霧茶”?!段湟纳街尽芬灿涊d:“武夷巖茶純遠而逸,致韻雙發(fā)”。這類例證不勝枚舉。
中國茶韻涵蓋著茶俗、茶道、茶藝。“有韻則生,無韻則死;有韻則雅,無韻則俗;有韻則響,無韻則沉;有韻則遠,無韻則局。物色在于點染,意態(tài)在于轉折,情事在于猶夷,風致在于綽約,語氣在于吞吐,體熱在于游行,此則韻之所由生也。”當代茶學專家余悅教授引明人陸時雍《詩鏡總論》中語,這些話正可作為“茶韻”的注腳。
巖韻
武夷之茶歷史悠久,“興于唐盛于宋”。武夷山茶僧詩人釋超全《茶歌》云:“景泰年間茶久荒,嗣后巖茶亦慚生”。明初武夷茶罷貢團茶,結束了長達千年的單一綠茶類。十七世紀初,創(chuàng)新了半發(fā)酵的烏龍茶。其所產(chǎn)的正巖武夷巖茶,蘊藏著“孕靈滋雨露,鐘秀自山川”的獨特“巖韻”。
茶的韻味是茶樹品種、生態(tài)環(huán)境、栽培技術和制茶工藝的綜合效應,也就是說各種名茶韻味的形成。這種效應是與茶樹品種本身的遺傳性,栽培環(huán)境中的自然條件和栽培的措施,制茶工藝中的制作手法分不開的。
當代茶界泰斗張?zhí)旄!陡=觚埐琛氛f:“烏龍茶的制茶工藝,源于武夷巖茶,由于武夷山獨特的自然環(huán)境熏陶,遂使武夷巖茶品質具有特殊的”巖韻“。武夷巖茶不僅品質超群,而且在中國,乃至世界茶葉的發(fā)展史上都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武夷巖茶之所以名聞天下,聲譽日隆,其最突出的特點是它處于”巖骨花香“之勝地,品飲時有妙不可言的茶韻,獨稱”巖韻“。
巖茶,顧名思義,即武夷大山巖和巖面上生長的茶。古代稱濃茶或稱釅茶,釅與巖同意,巖茶含有濃茶之意。當代茶學專家阮浩耕教授指出:武夷巖茶的品質特征是:條索粗壯、油潤;香氣濃郁、清高,滋味醇厚、回甘,茶湯澄清、明亮,使武夷巖茶具有獨特”巖韻“,是鳥龍茶中佼佼者。上啦緞8年代專家如是說??芍?,武夷巖茶的卷鶼,就器蕆巍茶酶荼韻,”巖韻“代表武夷巖茶的品質特征。
古代文士名人對武夷茶的品質,推崇備至。如清代袁枚(1716-1789)有一段游武夷品巖茶的韻事:”余游武夷……僧道爭以茶獻,杯小如胡桃,壺小如香櫞,每斟無一兩,上口不忍遽咽,先嗅其香,再試其味,徐徐咀嚼體貼之。果然清芬撲鼻,舌有余甘。一杯之后,再試一二杯,令人釋躁平矜,怡情悅性。始覺龍井雖清而味薄,陽羨雖佳而韻遜矣,頗有與水晶品格不同之故。故武夷享天下盛名,真乃不忝。“
梁章鉅( 1775-1849) 70歲時,游武夷,住宿天游觀與靜參羽士夜談茶事,把武夷巖茶的風韻,歸納為”活、甘、清、香“四字真諦。在《品茶》中記述著靜參謂至茶品四等:一日香,花香小種之類皆有之;今之品茶者,以此為無上妙諦矣,不知等而上之,則日清;香而不清,猶凡品也。再等而上,則日甘;香而不甘,則苦茗也。再等而上之,則日活;甘而不活,亦不過好茶耳?;钪蛔郑殢纳啾颈嬷?,微乎微乎,然亦必瀹以山中之水,方能悟此消息”,武夷是以“石為神韻,水為靈韻”的名山。武夷茶名氣非同一般,其原因之一,在于吸收大山靈氣。以山中水瀹山中茶,古人早已得武夷巖茶之韻味矣。武夷巖茶的“巖韻”來自“山川精英”、“巖骨花香”和“清冽石泉”。也就是來自獨特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因巖茶為武夷名勝區(qū)特產(chǎn),必須緣巖栽種,所謂“方臻山川精英、秀氣所鐘;品具巖骨,泉冽花香之勝。”按《詩經(jīng)》:“萬邦之方”,毛傳云,方,則也。“臻臻于衛(wèi),”今多用作達到的意思。方,指武夷山“漸臻佳境”,武夷茶則達到山川精英秀氣所鐘,從栽植瀹飲都離不了水,強調(diào)山中清冽之泉瀹以山中巖茶,始顯獨特的“巖韻”。
巖茶品質定性。20世紀90年代末,有人為了標示武夷巖茶歷史悠久,將“方臻山中精英秀氣所鐘,品具巖骨花香冽之勝”,栽在唐代徐寅頭上說什么“(武夷巖茶)素以巖骨花香之巖韻著稱于世。令人為之傾倒,為之神往。”(見《漫話武夷茶文化》中《巖骨花香之神韻》)將當代茶葉大師的“巖韻”定義,偽托為徐寅的評語,將武夷茶與武夷巖茶劃等號,“是不知武夷巖茶是武夷茶的內(nèi)涵,而武夷茶是武夷巖茶的外延。”愛好品茶啜茗的人,大都有過飲后余味回甘的美感,精神亢奮,疲勞頓消。煩悶滌除,思爽過寐,故有“疏香皓齒余味,更覺鶴通杏冥”(唐·溫庭筠)之時,齒頰留下的茶香余味,令人感到心靈通向仙境,便有“兩腋清風生,我欲上篷萊”(宋·白玉蟾)詩人所領略的“巖韻”。
武夷巖茶的品飲,最講究巖韻。因烏龍茶制法介于紅、綠茶之間,真有了“綠葉紅鑲邊”的特色,其品質風格,具有紅、綠茶之長,無紅綠茶之短,飲后齒頰留香,回味甘鮮。不同產(chǎn)地不同茶樹品種,則有不同風韻。
品嘗鐵觀音的“音韻”,巖茶的“巖韻”,風趣無窮。然有人說“巖韻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東西。”使初嘗武夷巖茶者,望茶興嘆,這對武夷巖茶的推廣有何益處?
武夷巖茶的品質特征,有很多評述。一般來說,不外乎外形粗壯烏潤,泡后呈現(xiàn)“綠茶紅鑲邊”,香氣濃郁,滋味甘醇等等。但高明的評茶專家卻認為上等巖茶(包括大紅袍)貴在具有天然真味即巖茶特有的韻味,叫做“巖韻”。
品飲武夷巖茶時,首先是聞香。聞茶香,名人有名人的感受;“茶香馥郁具幽蘭之勝,銳則濃長,清則幽遠。”“其香如梅之清雅,蘭之芳馨,果之甜潤,桂之馥郁,令人舌本留甘,齒頰留芳,沁人心脾”。這些都是前人對武夷茶以及武夷巖茶、的香韻,耐人尋味的評語。
武夷巖茶專家姚月明說:品飲巖茶首重“巖韻”,巖茶香氣馥郁,具幽蘭之勝,銳則濃長,清則幽遠,味濃醇厚,鮮滑回甘,有“味輕醒醐;香薄蘭芷”之感,正所謂“品具巖骨泉冽花香之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