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氣管炎屬中醫(yī)“咳嗽”、“痰飲”、“喘癥”等范疇。常以咳嗽、咯痰、胸骨后不適或疼痛、喘促和伴有一般感冒癥狀為主要特征。根據病程長短,可分為急性支氣管炎和慢性支氣管炎兩類。急性者可發(fā)生于任何年齡,慢性者以**為多。發(fā)病季節(jié)以冬春多見。刮痧是傳統(tǒng)的自然療法之一,它是以中醫(yī)皮部理論為基礎,用器具(牛角、玉石、火罐)等在皮膚相關部位刮拭,以達到疏通經絡、活血化瘀之目的。
支氣管的刮痧療法
技術一
取穴:任脈中府、天突、玉堂、膻中,膀胱經肺俞、心俞、定喘、氣喘、志室、風門等。
操作規(guī)程:刮拭部位:前胸,從胸骨中線開始由內向外刮天突至膻中。手臂陰經(肺經、心包經、心經)整個手臂掌側。脊柱,以脊柱為中心,寬約10cm,由上到下從大椎穴刮至腎俞穴。
刮拭方法:先將刮拭部位涂以甘油以潤滑皮膚(或者用溫姜水或熱蔥白擦拭效果更好),然后取刮痧板以45度角斜度平面朝下,按血液循環(huán)方向(由上而下,由內向外)順次刮拭,以疏經活血。先刮拭頸椎,再依次刮拭前胸、手臂陰經、脊椎背俞穴,用力要均勻、適中,在同一筋脈上必須刮拭至出疹后(斑點出現)再刮拭其他部位。刮拭結束后飲一大杯溫開水幫助新陳代謝。
技術二
取穴:發(fā)作期取大椎、定喘,肺俞,天突、膻中、中府及尺澤、前胸和上肢內側,緩解期取定喘、風門、肺俞、腎俞、志室、太淵及前臂內側、足三里。
操作規(guī)程:用刮痧法發(fā)作期宜先刮大椎和兩側定喘、肺俞,再刮天突、膻中、中府及前胸,然后刮尺澤及上肢內側,由輕到重,至皮膚出現痧痕為度。緩解期宜先刮定喘、風門、肺俞,再刮腎俞、志室及腰部,然后刮太淵及前臂內側,最后刮足三里。輕刮的力度要適中,以有痧痕為止。發(fā)作時應配合其他療法治療。緩解期應堅持治療,以鞏固療效。
技術三
取穴:取肺俞、膻中,氣海。寒飲伏肺型,配風門、尺澤、太淵;痰熱遏肺型,配大椎、合谷、孔最、豐隆、少商、內庭;脾肺氣虛型,配心俞、腎俞、關元、內關、神闕。
操作規(guī)程:用刮痧法,先刮主穴至出現痧痕,再隨證加刮配穴,一天一次。寒飲伏肺型的手法力度較重,操作范圍較廣泛;痰熱遏肺型可配三棱針點刺大椎,放血少許,手法力度宜重,脾肺氣虛型的手法力度宜輕,操作范圍較局限。
技術四
取穴:主要取督脈及背部膀胱經穴位,以及天突、膻中、中府、曲池、尺澤、內關、足三里、華佗夾脊穴等穴位。
操作規(guī)程:將有活血功效的中藥液滴于以上穴位,用刮痧板與皮膚成45度角從上向下刮,每周1~2次。
技術五
取穴:項叢刮、項三帶、助隙刮、肩胛環(huán)、膻中刮、中府、內關、足三里、豐隆、腎俞、氣海、關元。
操作規(guī)程:肩胛環(huán)以肺俞、定喘為重點。
支氣管患者日常注意事項
1、在病發(fā)時期需要按照醫(yī)生的囑咐使用相關的抗菌和藥物進行治療,比較常用的治療支氣管炎的藥物有紅霉素、強毒素、青霉素等藥物。在這些藥物效果不明顯的時候需要用一些患者沒有用過的藥物進行治療。如果藥效比較明顯,能夠控制病情,就可以暫停使用,減少副作用帶來的危害。
2、時刻保證家里的衛(wèi)生和空氣的清新,經常開窗透氣,并保證家里的濕度,禁止吸煙,同時減少炒菜等可能產生的各種油煙和有害氣體的排放,保持家里溫度適宜。
3、經常鍛煉身體,加強身體素質和抗病能力,盡量不要吸入有害顆粒和過敏物質,避免呼吸系統(tǒng)的感染,防止支氣管炎的發(fā)生。夏季多參加游泳運動就是預防支氣管炎的有效措施之一。據相關調查發(fā)現如果每天堅持游泳超過30分鐘,堅持90天以上患者的肺活量就能夠提高至少500毫升。
4、用冷水洗臉能夠起到防止支氣管炎的作用。支氣管炎病人長期受到病痛的折磨其抵抗力就會減弱,所以支氣管炎患者必須加強抗寒的能力。每天至少用冷水洗2次臉,每次保持4分鐘以上就可以大大加強抗寒能力和對疾病的抵抗力。
5、經常敲打按摩身體部位能夠有效防止病情的復發(fā)。例如雙手握拳分別敲擊自己的胸部和背部,重復交替敲擊。每天至少敲擊2輪,每輪至少敲擊200次,敲擊300次對病情的防止更加有利。敲擊的力度可以根據自身的情況逐漸加重,敲擊頻率也可以適當加快。
精彩推薦:刮痧能治急性呼吸道感染嗎 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刮痧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