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過四天就是“小暑”了,值得注意,從氣象學來說,小暑是全年降水量最多的節(jié)氣,汛期也是從這一節(jié)氣開始的,尤其是在我們南方,小暑又是臺風多發(fā)時段,往往會出現(xiàn)風云突變的異常氣候,暑熱和雨水交替正是此時南方的天氣特點。我們省港澳和珠三角一帶的居民在大小暑及三伏天的酷熱日子里,都會用老冬瓜煲荷葉,現(xiàn)結合到此時雨濕的交錯出現(xiàn),加入祛濕的土茯苓和赤小豆煲養(yǎng)陰清熱的老鴨。
小暑養(yǎng)生之小暑食譜
[材料]
老冬瓜1000克、鮮荷葉1/4-1/3片,土茯苓、赤小豆各50克,老鴨半只,豬瘦肉50克,生姜4片。
冬瓜是盛夏時最常用的瓜蔬之一,它清甜、瓜肉厚,且水分多。中醫(yī)認為它有消暑濕、養(yǎng)胃液、滌穢、消癰、行水、消腫之功,廣東民間用以消暑之用,往往要挑選老的冬瓜,因為其消暑力強而寒涼之性又有所減弱。同時要連皮連籽同用,因為冬瓜皮和冬瓜籽(入中藥時稱冬瓜仁)均為清熱、利水的中藥。荷葉能清涼解暑,止渴生津,加之清香撲鼻,歷來被廣東民間視為清暑佳品。
土茯苓為祛濕類中藥,性平味甘、淡,有清利濕熱、解毒利尿之功。赤小豆食藥兼之,中醫(yī)認為它性平味甘、淡,能健脾去濕、消腫解毒。兩者入湯對祛除水濕之患十分有效,且還有健脾的作用。
鴨肉是性涼而滋補的禽肉,宜夏日暑熱時滋補所用。廣東民間有“嫩鴨濕毒,老鴨滋陰”之說,所以煲湯一般選老鴨。本湯有消暑清熱、去濕利水、滋陰補益之功,是暑熱水濕交錯時的家庭靚湯。
[烹制]
將湯料洗凈,老冬瓜連皮、籽切為厚塊;
鮮荷葉切塊、稍浸泡;土茯苓、赤小豆浸泡;
老鴨宰洗凈,去臟雜和尾部,切塊,與豬瘦肉、生姜放進瓦煲內(nèi),加入清水3000毫升(約12碗量),武火煲沸后改為文火煲約兩個半小時,調入適量食鹽便可。此量可供4-5人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