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游九曲溪,大都自一曲到九曲溯流而上。這無須朱熹的《九曲棹歌》、《徐霞客游記》和歷代名人游記的記載,單從解讀王守禮“漸入佳境”和“一塵不到處”的摩崖石刻也可以得知。“漸入佳境”刻在一曲的水光石上,如同一篇引人入勝的序言,把人引入九曲溪山光水色的閱讀,拉開了九曲長卷的畫軸。“一塵不到處”刻在六曲的水光石上,銘刻的是作者的目光和心靈對六曲佳境的驚羨和感悟。這兩方石刻無論從位置上還是從內(nèi)容上都暗含著“更上層樓”的遞進關(guān)系,從一曲對“漸入佳境”的期盼,到六曲“一塵不到處”的發(fā)現(xiàn),這記錄的分明是一位禪者的從修行到開悟的心路歷程。
修禪正如逆水行舟九曲,行進不同的境地,身心也漸次進入不同層次的境界。行進一曲到五曲,人們常常感嘆這山環(huán)水繞的美妙。沿岸的“此大塊賜我文章耳”、“真山水”、“應(yīng)接不暇”的摩崖石刻便是這般感嘆的留聲。這正是“見山是山,見水是水”的階段,人們對山水只停留于感性的思維,和概念化的認識,見其名而未見其實。如一個禪者尋找禪的本體而不得,剛剛處于“落葉滿空山,何處尋行跡”的境界。尋禪不得,舉目所見無非客觀物相。
到六曲,便進入了“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的階段。這山水已經(jīng)不再是純粹意義上的自然山水了,陳省把這里的山當作“傳聲”的“空谷”,朱熹用這里的水寄托“逝者如斯”的感悟。人們已經(jīng)開始從造物的原理來剖析山水的結(jié)構(gòu),并從中悟得了人與自然“對話”的渠道,那就是用人文迫使山水承載起人類永無休止的審美張力。這一階段,人們突破了概念的束縛,處于特異思維,既不見其名又未見其實。如同一個禪者似是已悟道而實未悟道,進入“空山無人,水流花開”的境界。水正流,花正開,只有靜下心來諦聽凝視才可以感覺到。觀者正可以藉此境以悟心,所以王守禮用“一塵不到處”來定義這里清凈的幽幽禪境。
穿過七、八曲到九曲,就進入“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的最高境界。朱熹用“莫言此地無佳景,自是游人不上來”來描繪這段溪山的景色。說明許多人被六曲的美景所迷戀,自以為到了武夷第一勝境,便裹足不前了。六曲天游峰上刻上“第一山”的摩崖印記,就是出自徐弘祖《游武夷山日記》中“其不臨溪而能盡九曲之勝,此山固應(yīng)第一也”的記載。但是如能繼續(xù)前行,便能體味“九曲將窮眼豁然,桑麻雨露見平川。漁郎更覓桃源路,除是人間別有天”的快慰,到了這里便超越了意識與潛意識的分別,天人合一,了然真實。如同一個大徹大悟的禪者進入了“萬古長空,一朝風月”的境界。
中國禪宗自古有頓悟和漸悟之說,特別是六祖慧能頓悟之后,便有了南頓北漸的分野。從字面上看,“漸入佳境”似乎只是漸悟循序漸進的寫照,但此中也包含了漸修和頓悟相結(jié)合的禪法心要。都說六祖慧能是禪宗頓悟法門的開創(chuàng)者,但他并沒有脫離刻苦的漸修。
據(jù)記載,慧能少孤,家境貧寒,賣柴養(yǎng)母,不識文字。但他資性穎悟,有一天賣柴,聽人讀《金剛經(jīng)》,不覺心有所悟。攀談之中,得知弘忍法師正在黃梅東山大開法門,心中不勝羨慕。那位讀經(jīng)的人本是熱心的佛徒,見慧能資質(zhì)非凡,有心向道,便鼓勵和幫助他去東山求法?;勰塬@得資助,安頓了老母,便辭親上路,千辛萬苦趕來禮拜弘忍,尋求成佛作祖的途徑。弘忍見他相貌村野,舉止粗俗,心想準是來求乞的窮光蛋,便不客氣地問:“你是哪里人?來山中禮拜我,要向我求取什么東西呢?”慧能答道:“弟子是嶺南人氏,新州百姓。老遠來拜師傅,不求別的,只求作佛。”大師一聽心中有氣,喝道:“你是嶺南人,又是獦獠,怎么配作佛?”慧能毫無懼意地答道:“人有南北之別,佛性不分南北。獦獠雖不如師傅尊貴,佛性又有什么差別呢?”弘忍見慧能出語新奇,決意將他收下。礙于他出身卑微,便派他到碓房作了個舂米行者?;勰茉陧苑刻ろ贼┟?,遇到講堂中弘忍升座說法,他便豎起耳朵細聽,默默地思考微言大道,慢慢地有所領(lǐng)會。有時沉浸到玄妙的禪理當中,竟然忘記了環(huán)境和自我。可見,慧能從第一次聽人誦讀《金剛經(jīng)》起,就開始了漫漫的漸修。在繼承五祖的衣缽之前,他擔柴、挑水、舂米、做飯的同時并沒有忘記學習佛法,這正是禪門最普遍的修行過程。
可見,慧能的頓悟和他日常的漸修是分不開的。從因果關(guān)系來看,頓悟也可以說是他日常漸修的產(chǎn)物。這和逆水游九曲如出一轍,只有積累了沿途兩岸的審美感受,才有最終“人間別有天”豁然開朗的感悟。《楞嚴經(jīng)》說:“理以頓悟,乘悟并銷,事以漸除,因次第進”。但“理”從來就是從“事”中而得,可見頓漸本來就是互相滲透,互相依存的。正如神秀的“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莫使有塵埃”偈詩,主張漸修而悟。而慧能的“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就是在神秀的偈詩的基礎(chǔ)上寫成的??梢哉f,沒有神秀的偈子也就沒有慧能的偈子,沒有神秀的漸悟也就沒有慧能的頓悟,這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比巨人還高”的道理,也正說明了漸頓不分家的事實。后來慧能自己也說:“何以漸頓,法即一種,見有遲疾,見遲即漸,見疾即頓。法無漸頓,人有利鈍,故名漸頓。”(出自《六祖壇經(jīng)》),可見他也不認同頓悟和漸悟之分,不同的是人的天分,天分不同,漸修所需的時間也不同。這和儒家“學術(shù)有專攻,聞道有先后”的道理殊途同歸。
所以,不要一味地追求頓悟而放棄了修行,也不要一味的修行而忘記了領(lǐng)悟。誠如,不要只為了到達九曲,而錯過了沿途“漸入佳境”的風景,也不要沉迷于沿途的美景而放棄前行的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