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蕊茶,其名何其雅也。此茶產(chǎn)於四川峨嵋山,因其條索緊細,白毫顯露,形似花蕊,故名峨蕊茶。
原來,在峨嵋山腰間的白龍洞、黑水寺一帶,群山環(huán)抱,云霧繚繞,氣候適宜,土壤肥沃,是茶葉生長理想之地。峨蕊茶就盛產(chǎn)於這個地方。
據(jù)《峨嵋讀志》載:「峨嵋山多藥草,茶尤好,異於天下;今水寺后的絕頂處產(chǎn)一種茶,味初苦終甘,不減江南春采?!惯h在一千多年前,峨蕊茶已列為貢品。
白居易是個飲茶大行家,他寫了一首《謝李六郎中寄新蜀茶》,謝人送贈的四川新茶,說的是:「故情周匝向交親,新茗分張及病身,紅紙一封書后信,綠芽十片火前春。湯添勺水煎魚眼,未下刀圭攪曲塵,不寄他人先寄我,應緣我是別茶人?!故盏郊t紙包封的新蜀茶,白居易立即添水煮茶嘗新,并寫詩致謝友人,也不忘自夸是識茶之人,他嘗到的,想是峨蕊茶了。
白居易(772年~846年),漢族,字樂天,晚年又號香山居士,河南新鄭(今鄭州新鄭)人,我國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詩人和文學家。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紀念館坐落于洛陽市郊。白園(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陽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白居易的思想,綜合儒、佛、道三家。立身行事,以儒家"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其"兼濟"之志,以儒家仁政為主,也包括黃老之說、管蕭之術(shù)和申韓之法;其"獨善"之心,則吸取了老莊的知足、齊物、逍遙觀念和佛家的"解脫"思想。二者大致以白氏被貶江州司馬為界。白居易不僅留下近三千首詩,還提出一整套詩歌理論。他把詩比作果樹,提出"根情、苗言、華聲、實義"(《與元九書》)的觀點,他認為"情"是詩歌的根本條件,"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與元九書》),而情感的產(chǎn)生又是有感于事而系于時政。因此,詩歌創(chuàng)作不能離開現(xiàn)實,必須取材于現(xiàn)實生活中的各種事件,反映一個時代的社會^***狀況。他繼承了《詩經(jīng)》以來的比興美刺傳統(tǒng),重視詩歌的現(xiàn)實內(nèi)容和社會作用。強調(diào)詩歌揭露、批評^***弊端的功能。他在詩歌表現(xiàn)方法上提出一系列原則。
他的這種詩歌理論對于促使詩人正視現(xiàn)實,關(guān)心民生疾苦,是有進步意義的。對大歷(766~779)以來逐漸偏重形式的詩風,亦有針砭作用。但過分強調(diào)詩歌創(chuàng)作服從于現(xiàn)實^***的需要,則勢必束縛詩歌的藝術(shù)創(chuàng)造和風格的多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