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周日的午后,好友邀我到他辦公室喝茶。好友書柜里琳瑯滿目的書籍、窗外懶慵的陽光還有茶幾上精致的紫砂茶具,令我頓時心情舒暢起來。
好友樂呵呵地告訴我:“今天請你品嘗我最近制作的一種好茶,相信你會喜歡的!”只見他從一個設(shè)計(jì)得十分精致的盒子里拿出三個小茶盒,介紹說這是閩北的“水仙”、“大紅袍”、“紅茶”的桂花茶。我愣了,這三種名茶與桂花不搭界呀?哪來的桂花茶呢?好友得意的笑著,讓我先品嘗一下茶再說。他先把“水仙”桂花茶放入茶壺中,隨即把熱氣騰騰的開水倒入,接著把茶水倒入“茶海”里,再用“茶海”把茶水均勻地分到各個小茶杯里,動作一氣呵成!橙黃色的茶水里飄出淡淡的桂花香,端起茶輕輕地酌一口茶,茶湯與茶香花香渾然一體,滋味醇厚,爽口回甘,十足的“水仙”特點(diǎn)??芍^“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飄”,別有一番滋味。我閉目品味,彷佛在秋日丹桂飄香的時節(jié),置身在閩北大山中的桂花樹下品茶,心馳神往。擎一盞桂花茶,對著如黛遠(yuǎn)山,也會喝出微醺酒意。腦海中頓現(xiàn)王維的詩:“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詩人心中眷念著桂花,眼看著桂花從繁密的花葉間一星一星落下,毫不張揚(yáng)。“人閑桂花落”的境界我此刻才有了意會。
我問好友這茶的來歷。他介紹說是由閩北制茶大師精心制作的茶,在八月桂花開時,也就是中秋節(jié)前后三天的時間,帶上茶葉和技術(shù)人員,到著名的丹桂之鄉(xiāng)浦城縣的深山里,上午九點(diǎn)之前,桂花里的露水還未被曬干,在事先預(yù)定好的桂花樹上進(jìn)行釆花,然后去除桂花中的雜質(zhì),在附近的潔凈的小屋里,先在竹墊上放一層茶葉,然后按原料配比量均勻地加放一層桂花。照此一層茶一層花重復(fù)疊鋪成堆,再用竹蓋將茶葉罩上,保持溫度穩(wěn)定,促使桂花正常吐香。經(jīng)過技術(shù)人員和制茶師傅的反復(fù)加工,大約半天時間,清香四溢的桂花茶就制成了。
為了制作桂花茶,必須事先到浦城的深山里挑選桂花樹,公路及凡是能走汽車、拖拉機(jī)的山道邊上的桂花樹是絕對不可以用的。每棵選定的桂花樹上都釘上標(biāo)志牌,請當(dāng)?shù)卮迕駥H丝醋o(hù)。中秋節(jié)前一周就要到山里巡察,事先做好制作桂花茶的準(zhǔn)備工作,用塑料薄膜把桂花樹四周圍起來,減少山風(fēng)把桂花里的露水吹干。好友說對桂花的品質(zhì)要求特別高。有一次采桂花時,隨他到場看熱鬧的寶貝女兒,因年齡小,看到金燦燦的桂花,十分開心,便用手去捧剛采的桂花,他看到后,只能忍痛割愛,把女兒用手接觸過的桂花約二、三斤全部倒掉。并現(xiàn)場教導(dǎo)女兒制茶的衛(wèi)生常識,確保茶的品質(zhì)和做人誠實(shí)的道理。
“茶”字拆開,是人在草木間,這就是喝茶人的最高境界,達(dá)到“天人合一”。品茶之味,悟茶之道,就是要用雅性去品,要用心靈去悟。我想起臺灣著名散文家林清玄對茶的感悟,在他看來,“茶”外延的東西遠(yuǎn)比“茶”本身重要。他回想起自己在武夷山的一次經(jīng)歷,在山下的一座廟宇,看到里面的師傅正在分茶,把嫩芽和老葉分開放,他不解地問師傅為什么要分茶?師傅說:“好茶的留給住在寺廟中的居士喝、老的茶就留給自己喝”,林清玄一下被感動了,這一番挑茶的舉動就是“把生命中的美好留給別人,把苦汁留給自己。”
我從這淡淡的桂花茶里,得到片刻的清歡。也看到好友和制茶師傅們?yōu)榱酥谱骱貌?,在辛勤勞作背后的一顆至誠之心。
坐在夕陽里,沏一壺桂花茶,靜靜地感受幸福流淌的聲音。悠然品茗,尋一種世外淡然的心境??幢K茶心,茶遇水是緣,亦如人生之情緣。以一顆無塵的心,還原生命的本真。以一顆感恩的心對待生活中的所有。
一杯沁人心脾的桂花茶,忘不了,擱不下,是那桂花茶的清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