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化黑茶是什么味道的

時間:2021-06-09 作者:夜會明 來源:茶文化
  安化黑茶,屬于后發(fā)酵茶類,是在茶葉初制完成的基礎上,進行后期的濕熱發(fā)酵。黑茶的茶性較為溫和,其茶葉的原料通常比較成熟,且部分黑茶會有含梗量的要求。黑茶比較成熟的茶葉用料和后發(fā)酵的特性是黑茶的主要特征,因而在沖泡安化黑茶時會有不一樣的要求,那味道如何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安化黑茶的味道
?
  1、苦與澀
?
  苦、澀,是茶的原性。苦是一種味道,澀是一種感覺:苦,茶湯入口后有苦味,回味仍苦;澀,茶湯入口后有厚舌阻滯的感覺。沉積數(shù)百年成熟的傳統(tǒng)制作安化黑茶的工藝能去除苦澀,適合飲用,適合大眾日常消費。但新制作的茶品,包括黑毛茶和再次加工沒有進行人工后發(fā)酵的茶品,仍然有澀味或微澀,陳放一定年份的自然發(fā)酵,那點澀味也就沒有了,而且茶品的色、香、味更好。
?
  2、甘與甜
?
  安化黑茶的甜與回甘,乃其味感之極至,與采用成熟的茶葉原料有關。安化黑茶飲入口內(nèi)的回甘味、淡然甜意是那么清爽、清雅,不僅對健康有益,還可以滿足心中對甜味的饞渴,將品嘗安化黑茶提升到藝術境界。特別是采用“核心區(qū)”等云霧山地區(qū)域的茶葉原料制作的各類茶品,最為上品,如果再陳化一定年份,可溶性糖含量逐漸增加,那種陳韻、那種甘甜味留在口腔內(nèi),會久久不散,這才是真正享受到品安化黑茶的甘甜清爽、滋潤清心,一種自然甘甜美感從心底由然而生。
?
  3、滑與化
?
  滑:是最柔和的感受,茶湯入口后,含在口腔里有一種至柔感,使人有溫和舒順而親切的感覺,也會使人心神比較安適穩(wěn)定。從品飲經(jīng)驗看,陳化了的“老”安化黑茶,其水性是比較滑的,隨著陳化年次越久,其水性越醇滑,茶至靈來的感受越得到升華。
?
  化:入口即化。化,有化勁。其化勁強弱,與茶的品質(zhì)及陳化安化黑茶的年次有關。品嘗品質(zhì)好的或陳化年分較長的安化黑茶的化勁,會感受得到柔和而寧靜,使人滿身輕松,心神安適,清神明智,有飄然欲仙的感受。多次品嘗鑒嘗比較,覺得從品飲在再加工精制過程中沒有人工后發(fā)酵的茶品的化勁的感覺要比有人工后發(fā)酵的茶品,要來得更高雅、來得更活潑清逸,陳化的年份也相對更長久些。
?
  4、厚與薄
?
  安化黑茶的水性在口腔里的感覺,有厚與薄之分別。厚,厚重甸實;薄,輕薄浮蕩。
?
  厚與薄,是安化黑茶質(zhì)地的關系。道地茶,尤其“核心區(qū)”和“主產(chǎn)區(qū)”山地區(qū)域茶的質(zhì)地,溶于水中物質(zhì)成分較多,在茶湯的口感上覺得厚重稠密,品嘗時,茶湯水性有厚重或有厚實之感,使品嘗者感到飽滿而實在,帶給品茗者平和、清心、舒暢的心境。質(zhì)地差的茶或外路茶,其茶湯質(zhì)地表現(xiàn)一般是輕薄浮蕩的。品嘗水性薄的茶湯喝到口里,沒有坦蕩舒張之氣勢,感覺水質(zhì)輕,使得品飲茶者在心理上產(chǎn)生輕浮、薄弱之感,有抗拒之心態(tài)而不愿喝這類茶。
?
  5、味與餿味,霉味與異味
?
  酸味與餿味:是初制黑毛茶渥堆發(fā)酵“適度”把握不當,茶含水量過高或收藏不當形成的不正常氣味。初制黑毛茶是品質(zhì)形成的關鍵,有好的茶葉原料,初制不好,形成了酸味、餿味或其他不好的味道,不管怎么再加工、精制或陳放多少年份,原所表現(xiàn)的酸味或其他不好的味道都難已改變。餿氣味程度重于酸味。
?
  霉味:我們常說的黑毛茶或成品茶起了霉,是茶品含水量過高或保藏環(huán)境潮濕受潮發(fā)霉。有霉的茶,氣難聞,飲難咽。霉茶,有浮霉(白色)和質(zhì)霉(紅霉)。浮霉,可烘焙或刷去、或泡茶時沖洗幾次可除去;質(zhì)霉,是茶變質(zhì)了,即霉變,不能飲用。不能把霉味誤認為是陳香味。霉味是難飲的異味,有燥喉、鎖喉不舒服感;陳香味是一種獨特香味兒,有的還有藥香味,入口腔、落喉嚨,滑爽、舒服,有神韻感、有歷史層次感,有時間的味道,有天人合一、自然美好的感覺。
  6、異味:酸味、餿味、霉味是異味。
?
  茶品有吸服性強的特點,茶存放在新裝修的房屋內(nèi)、在不衛(wèi)生、潮濕或周邊有異味的環(huán)境里,都能使茶品變味,產(chǎn)生難聞、難飲的異味如倉儲味、油氣味、嗅味等。
?
  7、水味與淡水味;青味與青濁氣、悶氣味、日曬氣味
?
  水味與淡水味是沖泡或茶品貯藏不當所產(chǎn)生的茶與水的分離現(xiàn)象,或原料質(zhì)劣茶湯內(nèi)含物少,口感不好,有水味與淡水味,沒有味道。
?
  青味,是黑毛茶殺青時,不均,生熟不勻或殺青時間不足、溫度不夠而有青味兒,嚴重的會有青腥味、或帶有青草、青葉氣息,這種制作黑毛茶工藝沒有到位的茶不那么好喝。
?
  青濁氣氣味不清爽,多為雨水清、也是殺青未殺透或殺青不當而產(chǎn)生的青氣和濁氣。
?
  悶氣味:沉悶不爽。
?
  日曬氣味:黑茶受太陽光照射后帶有日光味。
?
  8、高火、老火、焦氣味、煙熏味
?
  高火味:似鍋巴香。黑毛茶烘焙干燥過程中溫度高或時間長而產(chǎn)生,稍高于正?;鸸?。
?
  老火味:黑毛茶烘焙干燥過程中溫度過高或時間過長而產(chǎn)生的似烤黃鍋巴香味,程度重稍于高火。
?
  焦氣味:有較重的焦糊氣味,程度重于老火。
?
  煙熏味:實踐證明,高火烘焙是霉菌的克星,如臘肉、魚等食物在高火烘烤的條件下霉菌絕對不能生存,且使食物香而味美。安化先人感悟保藏食物的方法就有了安化黑茶烘焙干燥工藝和有保藏茶葉的貓眼簍,普及民間每一個家庭,歷史悠久,傳統(tǒng),既能干燥茶葉,又能抗有毒雜菌生存;高火烘焙(有條件用炭火烘焙)茶葉,可以表現(xiàn)更好的茶香,也是使茶性“變得溫陽”的工藝過程。有烘焙干懆茶葉工藝的發(fā)明,“安化茶”才有了“黑茶”之名叫“安化黑茶”。在高火烘焙茶葉的時候,方法得當,茶葉只有高火茶香味。有點煙熏味兒的感覺,是烘焙干燥過程中操作不當灶內(nèi)進煙而造成的,就是有點煙熏味兒,隨著時間陳化,會揮發(fā)、轉化,煙熏味兒沒了,卻仍有高火香味,或產(chǎn)生其他香味,如陳香味。
?
  9、喉韻與鎖喉
?
  喉韻:是品飲茶之后,茶湯在喉嚨的感覺,如滋潤感。喉韻是品評茶葉優(yōu)劣的重要條件。安化黑茶的喉韻,可主要分為甘、滑、厚、韻四方面。有強喉潤的茶,多數(shù)屬于滿口回甘、厚重、有韻味兒的茶,茶湯滿足了口腔內(nèi)味覺刺激之后,再入喉,可產(chǎn)生食道和胃部發(fā)熱的感覺。無喉韻之茶,咽下茶湯后所有的感覺在口腔內(nèi)就完全消失了。
?
  鎖喉:是品飲茶后,咽喉感到緊縮,有干噪、鎖住喉底,呑咽困難等不舒服的感覺,稱之為鎖喉。這樣的茶,品質(zhì)不好,或變質(zhì),或劣質(zhì),或垃圾茶等,讓人難以接受。
?
  10、生津與解渴
?
  津,唾液。生津,是口腔中分泌出的唾液。唾液,是“延壽漿”,是人養(yǎng)生中極其寶貴的,是“無上至寶”;
?
  渴,口干舌燥,喉頭緊鎖,甚至渴得難以忍耐。
  品茶可用備、洗、取、沏、端、飲、斟、清八個字來概括。具體是:
?
  1、備:是品茶的第一道工序,包括對茶葉、開水、茶具和品茶環(huán)境四方面的準備工作。
?
  2、洗(溫):指對茶具的洗滌、熱燙過程,主要起到消毒和溫杯的作用。
?
  3、?。ㄟx):按客人的品種、嗜好和飲茶習俗,備齊多種茶葉品種,讓客人點茶和供客人選用。
?
  4、沏(泡):沏茶時手勢動作要輕柔持重,倒開水時要把茶壺上下拉三次,高沖低調(diào),即“鳳凰三點頭”。目的是為了使茶葉在杯中能均勻地吸水,有處于茶葉在杯中顯色、透香和吐味。此時還要仔細辨別沏茶的水聲,仔細觀察茶葉從浮到沉的形態(tài)變化。
?
  5、端(敬):端茶給客人,切忌用手抓提杯邊緣或握住杯身,正確做法是工恭恭敬敬地用左手托住杯底,最好下墊托盤,右手拇指、食指和中指扶住杯身。
?
  6、品:客人接過茶后不能舉杯一飲而盡,吃口要小,可從杯口吸吮一小口,茶水通過舌頭,擴展到舌苔,直接刺激味蕾,此時可以微微、細細、啜啜品之。
?
  7、斟(加):給客人斟茶時,不要等客人喝到快露杯底再加開水,而要勤斟少加。我國有“淺茶滿酒”的習慣必須注意禮節(jié),一般以杯容量的三分之二茶液為宜。
?
  8、清:要等客人離后,才能清洗茶具,收藏起來以備下次之用。
  安化茶產(chǎn)地、茶行分布
?
  (橋頭河、伏口、四古區(qū)、荷葉區(qū)和藍田鎮(zhèn)歷代屬安化縣轄區(qū),于1951年8月18日劃歸屬藍田縣今漣源市)
?
  安化黑茶產(chǎn)在何地
?
  一說:“安化黑茶”生于運往西北途中的“船艙馬背”。這一過程,少則兩三個月,多則半年,在當時條件下易受潮,在微生物的作用下,綠茶變成了黑茶。
?
  二說:安化黑茶,有一個流傳很廣的傳說,在古代的“絲綢之路上”,運茶的馬幫常遇到下雨,把茶搞濕了,茶商心里很難過,扔掉,又可惜。他們到了一個痢疾橫行的村子,死了很多人,村民們沒吃沒喝。茶商想自己帶的茶長“霉”(實為發(fā)酵)了,不值錢了,就送給這些可憐的家庭吧。結果奇跡發(fā)生,村子里的人們?nèi)昧恕?/div>
?
  三說:最早產(chǎn)于晚唐五代時期的安化渠江,“渠江薄片”“其色如鐵”即是千年前的安化黑茶也。
?
  四說:據(jù)史料和安徽農(nóng)學院教材《制茶學》記載,“安化黑茶最早產(chǎn)于苞止園?!?/div>
?
  從“渠江”到“苞芷園”,看黑茶起源,黑茶起源是安化,黑茶產(chǎn)地在安化,黑茶的故鄉(xiāng)是安化。
?
  安化特有的山區(qū)生態(tài)環(huán)境產(chǎn)好茶。
?
  歷史上茶農(nóng)從煙火焙茶的生活習慣中感悟、探索,而形成了一種特有的加工方法,用殺青、初揉、渥堆、復揉、建七星灶用松柴明火烘焙等工藝制出了黑茶。這種黑茶無青葉味,有松煙香,滋味醇和,與四川烏茶相比更適合西北邊民需要,受銷區(qū)歡迎。
?
  安化黑茶自明代萬歷二十三年定為官茶后,成為茶馬交易主體;成為了封建王朝“茶馬易市”政策的主要茶葉生產(chǎn)基地,安化黑茶取代漢川茶暢銷西北,四川邊茶主銷西藏。
?
  精制加工安化黑茶的茶行,最初設在資水沿岸敷溪附近的云盤里苞芷園、丁家灣一帶,后移小淹附近的馬家坪及白沙溪口。清道光、咸豐年間,邊江最盛,后發(fā)展到資水沿岸的江南、雅雀坪、唐家觀、黃沙坪(橋口)、酉州、東坪等地,以江南為集散地。安化黑茶興盛時,沿資水集鎮(zhèn)有茶行、茶莊達300余家。黑茶集散地的江南就有茶行32家,有黑茶商號魁泰和、通天泰運、合盛西、裕盛西、裕興福、合盛引等達59家(詳見附錄三)。眾多茶行、茶商號收購、加工、運銷茶葉,促進了安化茶葉原料基地生產(chǎn)發(fā)展。
?
  據(jù)資料記載,明?清540多年,安化成為了中國黑茶中心。其間,中國五個黑茶產(chǎn)地省,平均產(chǎn)量比例是:湖南(黑茶)占40%,四川(烏茶)20%,廣西(六堡茶)15%,云南(普洱茶)15%,湖北(老青茶)10%。安化在清朝時,最盛年產(chǎn)黑茶達14~15萬擔,紅茶70萬箱。湖南省的茶,80%產(chǎn)在安化。
  相關介紹:
?
  安化黑茶屬黑茶類,黑茶是六大茶系之一,也是中國的特有茶類,生產(chǎn)歷史悠久。安化黑茶滋味醇厚或醇和、微澀。醇與厚是其基調(diào),甜和回甘乃其味感之極致,是一種很值得飲用的茶葉!


熱門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