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明茶典故
惠明茶早就名冠全球。1915年美洲巴拿馬運河通航,在巴拿馬舉行了一次大規(guī)模盛大的萬國博覽會,世界各國都選送精致的產(chǎn)品參展。中國選送的惠明茶被公認是茶中珍品,榮獲一等證書和金質獎章。從此惠明茶名聲更盛,人們稱其為“金獎惠明”。
惠明茶產(chǎn)于浙江省景寧縣赤木山惠明寺周圍,歷史很悠久。相傳在唐朝大中年間,有一個畬族老翁,名叫雷太祖,帶著四個兒子,從廣東逃荒到達江西,又從江西流浪到浙江。他在江西途中,遇到一個和尚,相處得十分親熱,一路同行到浙江。分手以后,雷太祖便在景寧縣的個叫大赤坑的荒涼深山塢里塔起了茅篷,父子五人靠墾荒種地度日。后來被強人發(fā)現(xiàn),硬說雷太祖侵占了他的土地,就把雷太祖父子五人趕下了山。雷太祖父子只得重過流浪生活。事有湊巧,他們又在景寧縣鶴溪鎮(zhèn)遇見了那個同行的各尚,和尚非常同情雷太祖父子的遭遇。就把他們帶到自己的寺院里,原來這個和尚就是赤木山惠明寺的開山始祖。和尚囑咐雷氏父子在惠明寺周圍辟地種茶,很快獲得了發(fā)展,這就是傳說中的惠明茶的同來。
惠明茶自獲國際金質獎后,茶名遠揚。據(jù)《景寧縣志》記載:“茶葉各區(qū)皆有,惟惠明寺及漈頭村出產(chǎn)尤佳。民國四年(1915年)得美得堅合眾國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一等證書及金質獎,生產(chǎn)激增,全邑輸出額歲達四五萬斤”。
惠明茶產(chǎn)區(qū)環(huán)境
惠明茶產(chǎn)區(qū),自然條件十分優(yōu)越。詩人嚴用光在《惠明寺茶歌》中,對惠明寺附近風光作了生動的描述,詩曰:“古柏老松何足數(shù),山中茶樹殊超倫。神僧種子忘年代,靈根妙蘊先天春?!淘菩铎F灌泉液,嫩芽初出含清真。寒食清明都過了,采焙谷雨趁芳辰”?;菝鞑柚饕a(chǎn)于赤木山區(qū),其中以惠明寺及漈頭村為主要產(chǎn)地。惠明寺海拔630米,漈頭村海拔800米,赤木山主峰海拔1500米,巒接云霄。山上林木蔥蘢,云山霧海,氣象變化萬千。每當春秋朝夕,站在高山遠眺,但見山下茫茫煙霞,經(jīng)月不散,頗有“嚴冬常借玉為容”之感。
這里土壤以酸性沙質黃壤土和香灰土為主,土質肥沃,雨量充沛。由于當?shù)赝寥罋夂驐l件特殊,在長期的生產(chǎn)實踐中,逐漸形成了茶樹本地群體品種的特點。茶農把這里生長的茶樹,分為大葉茶、竹葉茶、多芽茶、白芽茶和白茶等種。大葉茶因葉片寬大而出名,是制作惠明茶的優(yōu)良品種。其次是多芽茶,就是每個葉腋間的潛伏芽能同時迸發(fā),如肥培管理適當,其芽梢可以同時齊發(fā)并長。此茶葉略呈圓形,葉質厚實隆起,持嫩性很強,也是加工惠明茶的良好原料。
惠明茶的采摘與制作工藝
惠明茶的鮮葉標準以一芽二葉初展為主,采回后進行篩分,使芽葉大小、長短一致。
加工工藝分為攤青、殺青、揉青、煇鍋四道工序。鮮葉稍經(jīng)攤放,即行殺青。殺青在鍋中進行,鍋溫200℃左右,每鍋投葉量約0.5公斤。殺青后期逐步降低鍋溫,在鍋中邊揉條,邊拋炒,當茶條初具彎曲時,改用滾炒與拋炒相結合的手法整形,此進鍋溫再度略升,以有利于茶香的條形成和發(fā)展,最后在鍋中煇干。
惠明茶的品飲
惠明寺附近茶佳,水也佳。山上樹林繁茂,泉眼很多,涓涓細流,大旱不涸。景寧縣山區(qū)畬族人民都將泉水用毛竹挖掉節(jié)片接到家里,用木桶積蓄貯存。這種木桶,為山區(qū)所特制,采用大木一段,將中心挖空,留下底部,即成“自然”的木桶。由于長年累月裝水,桶的四壁長滿青苔,桶水更顯清澈,別具風味?;菝魉屡缘哪先?,為整個赤木山區(qū)清泉中最優(yōu)之泉水,水質甘洌醇和,最宜沏泡茶葉,“惠明茶,南水泉”所泡之茶,“一杯淡,二杯鮮,三杯甘醇,四杯韻猶存”,味濃持久,回味鮮醇甜,正是高雅名茶之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