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會搞事情的六安瓜片你知道嗎?

時間:2022-09-26 作者:Oculus 來源:茶文化

巍巍天朝,綠茶被視為“國飲”,名優(yōu)綠茶的種類不下百種,什么六大門派,三十六島七十二洞,不一而足。在中國復雜的綠茶譜系中六安瓜片十分特殊,可以說是眾多綠茶兄弟姊妹中的一個另類。

如果西湖龍井、碧螺春、黃山毛峰等等綠茶大咖準備召集綠茶群英開個群英匯的話,十有八九不會叫上六安瓜片,不是說不夠資格,而是“這小子,不按規(guī)矩辦事”。

眾多綠茶咖都對其頗有說辭,你完全可以腦補:韋小寶站在張無忌、喬峰、郭靖、楊過一干人中的那種即視感。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列出六安瓜片的四宗“罪”,說它另類,真的是有原因的。

一宗“罪”:無芽無梗

“芽頭”:不要,不屬于我,他叫銀針;“一葉”:和我關系不大,他叫提片;“二葉”:是他是他就是他,他叫瓜片;“三、四葉”:有我在,他們就屬小字輩,他叫梅片。

芽頭對于這個重火候的六安瓜片來說太嫩,炒制時會出現(xiàn)焦煳現(xiàn)象。而茶梗在大多數(shù)茶品中都是不受待見的,不但沒什么營養(yǎng),而且還是茶葉中苦澀味的罪魁禍首。六安瓜片將芽和梗舍棄,這個實在是干得漂亮。

二宗“罪”:葉片大而老

熟知的西湖龍井、汀溪蘭香、黃山毛峰等綠茶咖對鮮葉的要求,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以茶尖細嫩為上,一芽一葉或一芽二葉,就是說鮮葉越新鮮綠茶滋味越好。然而,六安瓜片小老弟卻偏偏要不走尋常路。它要求鮮葉長得肥些、老些、大些,形成“開面”時才開始采摘。對于瓜片來說也只有長到這個份兒上,才算基本成熟,各種內含物才更加豐富,獨具精華也最為華貴,也就是傳統(tǒng)意義上瓜片。正因為他的不走尋常路,瓜片的鮮葉采摘時間,要比其他綠茶晚上半個月左右,谷雨前后是最佳采摘節(jié)點,當其他綠茶都迫不及待的等待著茶人采摘的時候,瓜片卻異常的淡定,在這一點上他可是個十足的慢性子。

三宗“罪”:重火候

六安瓜片鮮葉加工中尤其講究火工,“兩鍋三火”是瓜片制作的一大特點。甚至可以說,唯其如此,瓜片才可稱之為瓜片。這種火候對于其他綠茶來說還真心承受不了,這也是瓜片讓其他綠茶小伙伴們望而卻步的地方。老嫩分開炒,炒片分生鍋和熟鍋,每次投鮮葉一兩至二兩。生鍋高溫翻抖,殺青除去青草氣。熟鍋低溫炒拍,干燥成形。

六安瓜片的烘制技術絕對是獨樹一幟了,炒后的濕坯茶經過毛火、小火、再拉老火至足干。人們將其拉老火的過程形容為“火光沖天,熱浪滾滾,抬上抬下,以火攻茶”,不可謂不壯觀。

拉老火采用木炭,明火快烘,烘時由兩人抬烘籠,上烘2—3秒種翻動一次,上下抬烘70—80次即成。拉老火是片茶成形、顯霜、發(fā)香的關鍵工序,特別是對瓜片內質香氣影響很大。

經過這道工序,它那宛如瓜片的外形,寶綠潤亮的色澤,黃綠清澈的湯液,清芬撲鼻的香氣,鮮醇回甜的滋味,也都將一一呈現(xiàn)出來。

四宗“罪”:茶型粗獷,湯色翠綠

瓜片與西湖龍井、黃山毛峰的溫文爾雅相比,確實稍顯粗獷,沖泡入杯后,如種子發(fā)芽般一點點鼓脹起來,伸展之后又大又厚,似乎顯得有幾分土氣,但蕩漾在杯中的瓜片,猶如夏日里的荷葉,茶湯又如荷葉映襯下的池塘,翠綠泛著光澤。。

輕搖茶杯,一種清爽的味道便撲面而來,是香但不是花香,而是葉子本身的香氣,是山林泥土的味道,香氣清高厚重,味甘鮮醇,是一般綠茶咖所不能比的。


熱門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