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茶是如何傳入西藏的?

時間:2021-11-09 作者:啊曹呸呸 來源:茶文化

據(jù)史書記載,早在公元四五世紀時,吐蕃王朝軍隊曾多次攻占到中原邊州,奪得了大量茶葉,卻不知其用途。

《藏漢史集》中記,茶在松贊干布之曾孫都松芒波杰在位時傳入吐蕃,當時是作為一種保健藥物而受到贊普的喜愛。他說:“在我患病期間不思飲食,只有飲用小鳥銜來的這根樹枝泡的水比較奇妙。它能養(yǎng)身,是一種治病良藥。”

公元781年唐德宗時“常魯公使西蕃,烹茶帳中。贊普問:‘此為何物?’魯公曰:‘滌煩療渴,所謂茶也。’贊普曰:‘我此亦有。’遂命出之,以指曰:‘此壽州者,此舒州者,此顧諸者,此蘄門者,此昌明者,此琶邕湖者。’”由此可知,早在5世紀以前,吐蕃社會還沒有飲茶之習俗,只是把茶葉作為一種珍貴的保健藥品而被王室所珍藏。

自唐開元后,內地僧人坐禪“務于不寐,又多不夕食,皆許其飲茶,人自懷挾,到處煮飲。從此輾轉相效仿,遂成風俗。”隨著唐蕃之間友好往來,有的漢僧到藏區(qū)傳法,有的則經(jīng)吐蕃去印度求法,使飲茶習俗傳入吐蕃。據(jù)《漢藏史集》記載:“對于飲茶最為精通的是漢地和尚,此后噶米王向和尚學會了烹茶,米扎貢布又向噶米王學會了烹茶,這以后便依次傳了下來。”但更多的是流傳在王宮貴族間和寺廟里。

吐蕃最后一位贊普朗達瑪在位時實行滅佛,僧人們各自逃生。離開寺廟的僧人又將飲茶之習俗傳入民間。而茶之止渴、消食、少睡、去膩等諸多功能,正好適用于藏族需求,因而深受人們喜愛。這是飲茶習慣傳入民間的最早時期。

至晚唐,唐蕃關系進入了一個較穩(wěn)定的和平友好階段。唐朝的絲織品和茶葉與吐蕃的馬牛交換,民間貿易在隴、蜀、洮、岷等一帶活躍起來。安史之亂以后,唐蕃間在河西及青海日月山一帶進行茶馬互市,茶葉大量運往藏區(qū)。

五代、宋、金時期,河西大部分地區(qū)為吐蕃等少數(shù)民族所占據(jù),與宋廷“貢賜”不斷,主要以馬茶為主,并建立茶馬互易市場??诮菑P啰境內的風俗“獨知用鹽為滋味,而嗜酒及茶”。

元、明時期,盛行茶馬交易,并于公元1372年明廷設置“茶馬司”。清初“茶馬互市”制度建立,從此,茶葉源源不斷地輸入藏區(qū)。

茶葉和飲茶習俗就這樣經(jīng)過長期的傳播和發(fā)展,由宮廷到寺院再傳入民間,并形成了一種藏民族新的文化形態(tài)茶文化。


熱門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