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10年前曾經(jīng)被炒到天價,原因到底是什么?

時間:2024-12-17 作者:權鴻 來源:茶文化
2003年左右,普洱茶開始在風靡大江南北、長城內外,曾經(jīng)中國西南“邊陲的邊陲”一時間人潮涌動,普洱茶的價格也開始一路飆升,茶山上世代種茶的各民族同胞,他們中的好多人甚至連自己的縣城都沒有去過,哪里見過這種架勢?茶葉價格一天一個價,一年一個數(shù)量級的飆升,讓這里成為了當年全國最火熱的三大投資熱點之一。
以前對炒作這個詞語的理解多限于負面,認為是一些投機倒把的商人為了追求暴利而產(chǎn)生的一種擾亂市場的非理性行為,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意識到炒作其實本身不是一個貶義詞,而是一個中性詞。一個商品或者說是藝術品之所以能夠被炒作,它本身一定具備相應的獨特性。原因如下:
、這件東西本身是稀有的,數(shù)量或者產(chǎn)量有限的。
中國人常說:物以稀為貴!如果一個農產(chǎn)品,比如大豆,每年總產(chǎn)量有1億噸,如果要炒作,就需要大量的囤積占有,可能要對市場價格有影響的話,至少要囤積到總產(chǎn)量的70%以上,也就是7000萬噸,每噸價格比如說3000,就需要2100億元的資金,相信沒有人有實力去做這個,而且這個產(chǎn)品產(chǎn)量會隨著價格的波動,種植戶可以擴大規(guī)模,大量增加種植土地,產(chǎn)量在第二年就可以翻一番甚至更多,你囤積的商品在來年由于供應量多了之后,需求量基本是不變的,那價格必然崩潰。
、這個東西本身是某地區(qū)、某產(chǎn)區(qū)獨有的。
只有在特定的地方、特殊的氣候、土壤等環(huán)境才能長出來,比如普洱的大葉種茶移栽到中國其他地方就行了,比如華北、西北和東北地區(qū),即使移栽到華南氣候降水等接近于云南的地區(qū)能夠成活,長勢很好,但是由于普洱茶已經(jīng)在人們的心中打上了深刻的云南烙印和標簽,消費者會買廣東種植、加工和生產(chǎn)的普洱茶嗎?是不是感覺怪怪的?
、這個東西本身賦予的民族性和文化性。
在云南普洱茶產(chǎn)區(qū),大部分地方是多民族、多語言和多文化的聚居區(qū)域,很多少數(shù)民族他們有上千年的種植歷史傳統(tǒng),這個上千年所累積起來的與普洱茶本身的種植、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加工、庫存和銷售等等環(huán)節(jié)的知識,還有圍繞普洱茶所衍生的風俗習慣、飲食習慣,是別的地區(qū)所沒有的,也是短時間之內無法形成,或者說不可替代的;
、這個東西單位價值較高。
這一點也很重要,試想一下,如果是某樣農產(chǎn)品,價格只有三毛錢一斤,有人會去把它炒到30元一斤嗎?需要花費多少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呢?普洱茶之所以有被炒作的點,也是因為它本身在沒有被炒作之前價格相較于其他的農產(chǎn)品,也已經(jīng)相對較高了;
、這個東西本身方便運輸、便于庫存,且具有一定的收藏價值和增值空間。
如果一個東西的體積過大或者過小都不方便庫存和運輸,保質期不長庫存起來必然損耗很大,沒有人會干這種傻事。普洱茶剛好就有一個區(qū)別于其他茶葉的地方,就是所謂的“越陳越香”,當然,越陳越香的前提是科學、正確、恰當?shù)拇鎯Ψ绞?,而且存量一定的年份就升值很大,所以很多人抱著如果囤積一些普洱茶后,哪怕市場價格崩盤,我自己存下來,等到若干年后市場回暖,依然有高位脫險的可能,所以,更加地有恃無恐。再者,民間還有“亂世存金,盛世存茶“的說法,這一點跟著名產(chǎn)區(qū)、著名酒店的法國紅酒有異曲同工之妙。
2007年,是一個特殊的年份,國際大環(huán)境是人民幣升值,各類熱錢通過各種渠道紛紛涌入中國,把中國的股市推到到6124點的迄今為止歷史最高位,很多人在這一輪“資本狂歡”中賺得盆滿缽滿,賺的錢好多沒有放在銀行里面,因為通貨膨脹率高企,銀行利率又低于通脹率,所以,熱錢開始進軍樓市、文玩市場、黃金珠寶等領域,也有資本看上了普洱茶的投資價值,進而在資本涌入的風潮里面,普洱茶一路狂飆,最后價格嚴重背離和高于價值,崩盤了!
普洱茶的過往潮起潮落的歷史中,我們看到的還是人性的貪婪,不知道那些歷經(jīng)一兩千年的普洱古茶樹,看到這些蕓蕓眾生的百態(tài)面相,它們心里作何感想?

熱門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