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仔笠,中藥名。為豆科植物豬仔笠EriosemachinenseVog.的塊根。分布于福建、廣東、海南、廣西、貴州、云南等地。具有清肺化痰,生津止渴,消腫之功效。用于肺熱咳嗽,肺癰,發(fā)熱煩渴,痢疾,睪丸鞘膜積液,食積不消,跌打腫痛。
功效作用
功能
清肺化痰,生津止渴,消腫。
主治
用于肺熱咳嗽,肺癰,發(fā)熱煩渴,痢疾,睪丸鞘膜積液,食積不消,跌打腫痛。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10-15g;或燉肉。外用:鮮品適量,搗敷。
相關(guān)論述
1、《生草藥性備要》:“止咳化痰,潤肺滋腎。”
2、《全國中草藥匯編》:“清熱解毒。主治肺膿瘍?!?/p>
臨床應(yīng)用
相關(guān)配伍
1、治新染痰火癥:豬仔笠煲豬精肉食。(《生草藥性備要》)
2、治傷風(fēng)咳嗽,上呼吸道感染,發(fā)熱煩渴:豬仔笠(干品)9-15g。水煎服。(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
3、治紅白?。贺i仔笠同木棉花煲豬蹄精肉食。(《生草藥性備要》)
4、治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胃痛,噯氣反酸,惡心嘔吐:地草果(干品)9-15g。水煎服,每日服2次。(《文山中草藥》)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夏、秋季采挖,多為鮮用,亦可切片,曬干。
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塊根肉質(zhì),呈圓錐形,長4-7cm,直徑2-4cm,末端細(xì)長,木質(zhì)化。表面深棕色,有短橫列的皮孔和少數(shù)支根痕。干燥根表面灰褐色,密布不規(guī)則的皺紋。質(zhì)軟而韌,切斷面外部淡褐色,內(nèi)部類白色,帶纖維性。氣微,味微甘。
植物學(xué)信息
植物種屬
豆科雞頭薯屬豬仔笠。
形態(tài)特征
豬仔笠又名:毛瓣花、崗菊。多年生直立草本。莖高20-50cm,通常不分枝,密被棕色長柔毛并雜以同色的短柔毛;塊根紡錘形,肉質(zhì)。托葉線形至線狀披針形,長4-8mm,有細(xì)脈紋,被毛,宿存。葉僅具單小葉,披針形,長3-7cm,寬0.5-1.5cm,先端鈍或急尖,基部圓形或有時微心形,上面及葉緣散生棕色長柔毛,下面被灰白色短絨毛,沿主脈密被棕色長柔毛;近無柄。總狀花序腋生,極短,通常有花1-2朵;苞片線形;花萼鐘狀,長約3mm,5裂,裂片披針形,被棕色近絲質(zhì)柔毛;花冠淡黃色,長約為花萼的3倍,旗瓣倒卵形,背面略被絲質(zhì)毛,基部具2枚下垂、長圓形的耳,翼瓣倒卵狀長圓形,一側(cè)具短耳,龍骨瓣比翼瓣短,但形狀相仿;雄蕊二體;子房密被白色長硬毛,花柱內(nèi)彎,無毛。莢果菱狀橢圓形,長約8-10mm,寬約6mm,成熟時黑色,被褐色長硬毛;種子2顆,小,腎形,黑色,種臍長線形,長約占種子的全長,珠柄著生于種臍的一端?;ㄆ?-6月,果期7-10月。
分布區(qū)域
分布于福建、廣東、海南、廣西、貴州、云南等地。
生長環(huán)境
生于無蔭山坡草地、干旱山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