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茶葉,許多人都知道綠茶、紅茶,但要說出全部的茶類,卻總有些容易遺忘。紅茶和綠茶是最常見的,好記;白茶和黑茶這也是一對;大紅袍、鐵觀音,這是烏龍茶。還有個什么來著……黃茶?
在爭奇斗艷的中國茶葉里,黃茶的存在感的確不夠高。就算在十大名茶里,也只有一個君山銀針是黃茶,往往還因為名字被誤會為白茶,可真是太委屈了。
白毫銀針是白茶,怎么君山銀針就不是白茶了呢?
其實黃茶和白茶還真有些像,但論到制茶工藝,其實黃茶和綠茶更像。事實上,黃茶的工藝就是在綠茶的基礎上演化而來,只比綠茶多了一道悶黃的工序。正是這道悶黃的工序,造就了黃茶獨特的滋味口感。
“黃茶”之名在歷史上早有出現(xiàn),不過古代對茶沒有明確的分類,唐宋之際所說的“黃茶”多是因芽葉顯黃色而命名,與我們現(xiàn)代按工藝來劃分的黃茶并不是同一個概念?,F(xiàn)在我們所指的經(jīng)過悶黃工藝而形成黃湯黃葉特點的茶類,生產(chǎn)工藝約形成于公元1570年前后。黃茶中產(chǎn)量居首的黃大茶,即創(chuàng)制于明朝隆慶年間,距今有四百多年的歷史。
黃茶分為黃芽茶、黃小茶、黃大茶三種,其區(qū)別主要在原料的選擇上。黃芽茶在采摘時選擇細嫩的單芽或者一芽一葉,黃小茶的鮮葉標準為一芽二三葉,黃大茶的采摘標準則擴大至一芽四五葉。
采好鮮葉,經(jīng)過殺青、悶黃、干燥三道工序,黃葉黃湯的黃茶就可以制作完成了。其中最關鍵的悶黃工序,主要做法是將殺青揉捻后的茶青用紙包裹起來,有的還會蓋上濕布,長時間放置,促使茶坯在水熱作用下進行非酶性的自動氧化。在濕熱悶蒸的作用下,葉片中的葉綠素被破壞,成品茶葉呈黃色或綠色,茶葉中的游離氨基酸及易揮發(fā)的物質(zhì)增加,茶葉滋味甜醇,香氣濃郁。因此,湯色呈杏黃色或淡黃色。
悶黃的時間各家做法不同,從幾十分鐘到幾天不等。悶黃的時機、次數(shù)和方法也不同,有的在殺青后悶,有的在揉捻后悶,有的在毛火后悶,有的悶炒交替,還有的悶烘結合。比如北港毛尖的悶黃時間最短,為30~40分鐘,溫州黃湯的悶黃時間最長,需要2~3天。君山銀針二烘二悶,蒙頂黃芽三悶三炒。
這些不同的悶黃工藝,造就了不同的黃茶的獨特風味。在歷史上,黃茶的出現(xiàn)本就是為了解決炒青茶香味易失散、陳化較快、口感較苦澀的缺點,或是為了解決綠茶不利于運輸?shù)淖冑|(zhì)之苦。加上悶黃之后,茶葉的鮮味雖有所損失,但韻味卻更長,并且更多了甘香醇爽的味覺體驗。
黃茶中最出名的要屬湖南洞庭的君山銀針,四川的蒙頂黃芽也是歷史悠久的黃芽茶代表。其他的如霍山黃芽、北港毛尖、溈山白毛尖、遠安鹿苑茶、皖西黃小茶、廣東大葉青、溫州黃湯等,也都是黃茶中的主要品種。
黃茶似乎長期處在六大茶類中最沒有存在感的食物鏈底端,也許是因為黃茶與綠茶較為相似,更多人慣于選擇熟悉而清鮮的綠茶;也許是因為黃茶的優(yōu)秀產(chǎn)品太少,其滋味的受歡迎程度也就不如其他茶類;也許是因為部分黃茶的制作工藝在歷史中有斷代,與空缺相伴而來的自然是關注度不足和接受度不高。
但是,這些都無法抹殺黃茶醇爽甘甜的獨特味覺體驗。以君山銀針為例,其茶葉芽頭肥壯,緊實挺直,芽身金黃,滿披銀毫,稱為“金鑲玉”;湯色橙黃明凈,香氣清純,滋味甜爽,葉底嫩黃勻亮。用透明的玻璃杯沖泡,一開始可以看到芽尖朝上、蒂頭下垂而懸浮于水面,隨后緩緩降落,豎立于杯底,忽升忽降,三起三落,至為美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