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瓜絡,中藥名。為葫蘆科絲瓜屬植物絲瓜Luffacylindrica(L.)Roem.的干燥成熟果實的維管束。具有祛風,通絡,活血的功效。主治風濕痹證,胸脅脹痛,乳汁不通,乳癰,跌打損傷、胸痹等。
功效作用
功能
祛風,通絡,活血。
主治
1、風濕痹證:本品善祛風通絡,唯藥力平和,多入復方中應用。
2、胸脅脹痛:本品能入肝活血通絡,常用于氣血瘀滯之胸脅脹痛。
3、乳汁不通,乳癰:本品體輕通利,善通乳絡,治產后乳少或乳汁不通者。
4、本品又能治跌打損傷、胸痹等。
5、西醫(yī)診為風濕、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屬風濕閉阻型,乳汁缺乏、婦女閉經屬于肝郁氣滯型。
用法用量
內服:煎服,4.5-9g。外用:適量。
化學成分
本品含木聚糖,甘露聚糖,半乳聚糖等。
藥理作用
1、對中樞神經系統(tǒng)的影響:有鎮(zhèn)痛、鎮(zhèn)靜作用。
2、對呼吸系統(tǒng)的影響:有鎮(zhèn)咳、祛痰、平喘作用,對組織胺致敏有預防性。
3、此外,絲瓜絡還有一定的抗炎、保肝、強心、抑制腫瘤、抗過敏、抗病毒、免疫調節(jié)等作用。
相關論述
1、《本草綱目》:“能通人脈絡臟腑,而去風解毒,消腫化痰,祛痛殺蟲,治諸血病?!?/p>
2、《本草再新》:“通經絡,和血脈,化痰順氣?!?
臨床應用
臨床應用
1、治風濕痹痛,筋脈拘攣,肢體麻痹,常與秦艽、防風、當歸、雞血藤等配伍。
2、治氣血瘀滯之胸脅脹痛,多配柴胡、香附、瓜蔞皮、郁金等。
3、治產后乳少或乳汁不通者,常與王不留行、路路通、穿山甲、豬蹄等同用;治乳癰腫痛,每與蒲公英、浙貝母、瓜蔞、青皮等配伍。
相關配伍
1、絲瓜絡配桑枝:絲瓜絡祛風,通經絡,行血脈,涼血解毒;桑枝祛風濕,通經絡,善洽肌膚干燥風癢。兩藥輕靈入絡,合用可增強活血祛風,通絡利關節(jié)之效。適用于胸脅疼痛屬風濕入絡者,或風燥邪氣蘊于肌膚,皮膚干燥瘙癢,肌膚甲錯。
2、絲瓜絡配橘絡:絲瓜絡善祛風通絡,行血脈;橘絡功能疏肝通絡化痰,順氣活血。兩藥以絡入絡,輕靈硫通,合用可增強疏通經絡,通行血脈之功。適用于慢性肝炎、肝硬化屬肝氣郁滯脅痛者,或視網膜中心靜脈阻塞。
3、絲瓜絡配旋覆花:絲瓜絡滑利,行氣化痰,滑滯通絡;旋覆花消散郁結,降氣通絡。兩藥輕靈滑利,入氣走血,疏滯滑著,合用可增強降氣化痰,通絡之功。適用于氣血瘀滯肝經之脅肋脹痛,
4、絲瓜絡配雙花:絲瓜絡甘涼入絡,能通經活絡,行血清熱,祛除絡脈邪熱;雙花甘寒清熱,既能清氣分熱邪,又能透營達氣。兩藥皆為輕清宣透之品,相配善清解血絡郁熱。適用于熱病日久,郁滯于絡脈所致的低熱不退,口渴不甚,頭目不清,昏眩微脹等。
5、絲瓜絡配瓜蔞:絲瓜絡行血清熱,通經活絡,化痰祛濕;瓜蔞清熱化痰,行氣散結。絲瓜絡行于血分,瓜蔞行于氣分,兩藥相配,氣血并調,清肺化痰,通絡散結的功效顯著。適用于胸痹胸悶,胸脅疼痛,肺熱痰咳,乳癰腫痛。
6、絲瓜絡配赤芍:絲瓜絡宣通經絡,直達病所;赤芍活血涼血止痛。兩藥相配,有和營通絡之功。適用于營血熱瘀、經絡不通所致的周身疼痛以及胸脅疼痛、瘡癰腫痛等。
7、絲瓜絡配蒲公英:絲瓜絡活血通絡,蒲公英消腫散結,善療乳癰。兩藥合用,于清熱同時,又能疏通經絡而活血。適用于乳癰及其他瘡癰癤腫等。
8、絲瓜絡配紅花:絲瓜絡功能活血和絡,又能行氣通絡止痛;紅花善于活血通經兩藥合用,活血通絡,通經止痛作用增強。適用于跌打損傷之瘀血腫痛(內服或外用),以及婦女血瘀經閉。
9、絲瓜絡配牛膝:絲瓜絡活血通絡;牛膝強筋骨,通血脈,引血下行。兩藥合用,適用于血瘀氣滯之肢體疼痛,肢軟乏力,風濕痹痛。
鑒別用藥
絲瓜絡與穿山龍:兩藥同為祛風濕藥,均能祛風通絡活血,用治風濕痹痛、跌打損傷。但穿山龍味苦、性平,歸肝、肺經,能祛風除濕,活血通絡,其性偏涼,以熱痹為多用;穿山龍又功善活血通經,也可用于瘀血阻滯胸痹心痛;也有清肺化痰,止咳平喘之功,用于肺熱咳嗽;又能涼血消癰,治療癰腫瘡毒。絲瓜絡味甘、性平,歸肺、胃、肝經,能通經絡,和血脈,善于祛風通絡,惟藥力平和;又能行氣通絡止痛,故肝郁氣滯,胸脅疼痛者適宜;因其具有通絡消腫之功,故婦人產后氣血壅滯,乳汁不通,乳癰腫痛亦常用之。
相關藥品
滑膜炎顆粒、驅風液、通絡生乳糖漿。
藥膳食療
對蝦通草絲瓜湯:
1、功效:具有調節(jié)乳房氣血、通乳、開胃化痰等功效。
2、原材料:對蝦2只,通草6克,絲瓜絡10克,食油蔥段、姜絲、鹽各少許。
3、做法:將通草、絲瓜絡沖洗干凈,將蝦去腸泥,一同入鍋加水煎湯同時下入蔥、姜、鹽,用中火煎煮將熟時,放入食油,燒開即成。
4、用法:佐餐食用。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夏、秋二季果實成熟、果皮變黃、內部干枯時采摘,除去外皮及果肉,洗凈,曬干,除去種子。切段,生用。
炮制方法
1、絲瓜絡:取原藥材除去雜質及殘留種子,擊扁,切成小段。
2、炒絲瓜絡:取凈絲瓜絡小塊置鍋內,用文火加熱,妙至深黃色,取出放涼。
3、絲瓜絡炭:取絲瓜絡塊置鍋內,用武火加熱炒至表面焦黑色,內部焦褐色時,噴淋清水,取出,晾干。
保存方法
置干燥處。
藥材鑒別
鑒別
本品粉末灰白色。木纖維單個散在或成束,細長,稍彎曲,末端斜尖,有分叉或呈短分枝,直徑7-39μm,壁薄。螺紋導管和網紋導管直徑8-28μm。
藥材性狀
全體由維管束縱橫交錯而成。多呈長圓形狀,略彎,兩端稍細,長短不一,長可達70cm,直徑5-10cm。表面黃白色,粗糙,有數條淺縱溝,有時可見殘存的果皮和膜質狀果肉。體輕,質韌,富彈性;橫斷面可見3個空腔,偶見殘留黑色種子。氣微,味淡。以個大、完整、筋絡清晰、質韌、色淡黃白色、無種子者為佳。
飲片性狀
1、絲瓜絡:為筋絡(維管束)交織而成的網狀小塊,表面淡黃白色,體輕。質韌,有彈性。氣微,味淡。
2、炒絲瓜絡:形如絲瓜絡塊,表面褐黃色,微焦。
3、絲瓜絡炭:形如絲瓜絡塊,表面焦黑色,內部焦褐色。
植物學信息
植物種屬
葫蘆科絲瓜屬植物絲瓜。
形態(tài)特征
一年生攀援草本。莖枝粗糙,有棱溝,有微柔毛。莖須粗壯,通常2-4枝。葉互生;葉柄粗糙,長10-12cm,近無毛;葉片三角形或近圓形,長寬均為10-20cm,通常掌狀5-7裂,裂片三角形,中間較長,長8-12cm,先端尖,邊緣有鋸齒,基部深心形,上面深綠色,有疣點,下面淺綠以,有短柔毛,脈掌狀,具白色長柔毛?;▎涡?,雌雄同株;雄花通常10-20朵生于總狀花序的頂端,花序梗粗壯,長12-14cm,花梗長2cm;花萼筒鐘形,被短柔毛;花冠黃色,幅狀,開后直徑5-9cm,裂片5,長圓形,長0.8-1.3cm,寬0.4-0.7cm,里面被黃白色長柔毛,外面具3-5條突起的脈,雄蕊5,稀3,花絲6-8mm,花初開放時稍靠合,最后完全分離;雌花單生,花梗長2-10cm;花被與雄花同,退化雄蕊3,子房長圓柱狀,有柔毛,柱頭3,膨大。果實圓柱狀,直或稍彎,長15-30cm,直徑5-8cm,表面平滑,通常有深色縱條紋,未成熟時肉質,成熟后干燥,里面有網狀纖維,由先端蓋裂。種子多數,黑色,卵形,扁,平滑,邊緣狹翼狀?;?、果期夏秋季。
分布區(qū)域
原產印度,我國各地均有栽培。
道地產區(qū)
全國各地均產。
生長見習
性喜溫暖氣候,耐高溫、髙濕,忌低溫。對土壤適應性廣,宜選擇土層深厚、潮濕、富含有機質的砂壤土,不宜瘠薄的土壤。
繁殖方式
用種子繁殖,直播或育苗移栽法。
栽培技術
1、直播法:3-4月,整地作畦,寬約3m。種子經浸種催芽,于畦面兩邊播種2行。株距35cm,開穴,每穴播3粒種子,1h㎡約需種子300-450g。
2、育苗移栽法:2-3月,在保溫苗床上,用營養(yǎng)缽育苗,當瓜苗長出2-3片真葉時,即可移植。栽植密度同直播。
病蟲防治
霜霉病,為害葉子。發(fā)病始期噴40%乙磷鋁300倍液或1:1:200波爾多液,交替噴灑,隔7-10d噴1次,連續(xù)3-4次。白粉病,為害葉子。發(fā)病始期噴50%托布津800倍液或25%粉銹寧4000倍液,隔10d1次,連續(xù)噴3-4次。黃守瓜蟲,成蟲為害葉子,幼蟲為害根。還有瓜蚜,為害嫩莖和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