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木通,中藥名。為毛茛科植物小木通Clematis armandii Franch.或繡球藤Clematis montana Buch.-Ham.的藤莖。具有清熱利尿,通經(jīng)下乳的功效。主治濕熱癃閉,水腫,淋證,心火上炎之口舌生瘡,濕熱痹痛,關(guān)節(jié)不利,婦人閉經(jīng),乳汁不通。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熱利尿,通經(jīng)下乳。
主治
1、下焦?jié)駸崴碌乃[,小便不利,淋證熱痛:川木通善清導膀胱、小腸之濕熱。
2、濕熱痹痛,關(guān)節(jié)不利:取其清熱利濕,活血通脈之功。
3、婦人經(jīng)閉:川木通具通脈絡之功。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3-6g。
化學成分
1、繡球藤葉含以齊墩果酸為甙元的繡球藤皂甙A、B,還含無羈萜、β-香樹脂醇、β-谷甾醇、β-谷甾醇-β-D-葡萄糖甙、正二十五烷、正二十八醇。
2、另有報道繡球藤還含有以常春藤皂甙元為甙元的六糖皂甙及三糖皂甙。
藥理作用
利尿作用:家兔靜脈注射川木通水提醇沉劑1g/kg,有明顯的利尿作用。大鼠灌胃川木通20g/kg的利尿作用與雙氫氯噻嗪0.25g/kg作用相似。川木通在增加家兔尿量的同時能促進Na+、K+、Cl-的排出,特別是Na+的排出。大鼠灌胃川木通灰分后未見利尿作用,故認為其利尿作用與川木通中所含電解質(zhì)無關(guān)。
相關(guān)論述
1、《天寶本草》:“治冷熱氣病疼,能利小便。”
2、《四川中藥志》1960年版:“能利水退熱,清心通血脈;治腎臟病水腫,急性腎炎小便不利,濕熱癃閉,淋病,婦女經(jīng)閉及乳閉等癥?!?/p>
3、南藥《中草藥學》:“清心降火,利水通淋。主治膀胱濕熱,小便短澀、梗痛;口舌生瘡糜爛;乳汁不通;經(jīng)血不調(diào)。”
臨床應用
臨床應用
1、治下焦?jié)駸崴碌乃[,小便不利,淋證熱痛,川木通善清導膀胱、小腸之濕熱,配生地、淡竹葉、甘草梢等。
2、治濕性腳氣水腫,配豬苓、赤茯苓、檳榔等,以增強利濕之功。
3、治尿血,配生地、牛膝、黃柏,以清熱涼血止血。
4、治濕熱痹痛,關(guān)節(jié)不利,取其清熱利濕,活血通脈之功,配桑枝、防己、絡石藤同用。
5、治血瘀經(jīng)閉,配牛膝、桃仁等活血之品。
6、治婦女產(chǎn)后乳汁不通,可單用,或與奶漿藤、無花果同服。
相關(guān)藥品
消瘀康片、八正合劑、前列消膠囊、口炎片、射干利咽口服液。
相關(guān)方劑
宣毒發(fā)表湯(《醫(yī)宗金鑒》)、清神散(《類編朱氏集驗方》)、大成湯(《仙授理傷續(xù)斷秘方》)、疏鑿飲子(《濟生方》)、和營止痛湯(《傷科補要》)。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春、秋二季采收,除去粗皮,曬干,或趁鮮切薄片,曬干。
炮制方法
取原藥材,洗凈,略泡,取出潤透,切薄片,干燥。產(chǎn)地已切片者,除去雜質(zhì),篩去灰屑。
保存方法
貯干燥容器內(nèi),密閉,置通風干燥處。
藥材鑒別
鑒別
1、本品粉末黃白色至黃褐色。纖維甚多,木纖維長梭形,末端尖狹,直徑17-43μm,壁厚,木化,壁孔明顯;韌皮纖維長梭形,直徑18-60μm,壁厚,木化、胞腔常狹小。導管為具緣紋孔導管和網(wǎng)紋導管,直徑39-190μm。石細胞類長方形、梭形或類三角形,壁厚而木化,孔溝及紋孔明顯。
2、取本品粉末0.5g,加乙醇25ml,加熱回流1小時,濾過,濾液蒸干,殘渣加甲醇5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川木通對照藥材0.5g,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通則0502)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15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使成條狀,以石油醚(60-90℃)-甲酸乙酯-甲酸(6∶2∶0.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分別置日光和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或熒光斑點。
藥材性狀
1、小木通:圓柱形,長短不一,直徑一般為0.5-2.5cm。表面棕黃色或黃褐色,有的扭曲,有細縱棱,棱粗細均勻。粗皮呈長條樣層層縱向撕裂。節(jié)膨大,有2個對生的枝痕。質(zhì)硬,不易折斷,斷面不整齊。皮部薄,黃棕色;木部占大部分,淺黃色,車輪紋明顯,有的有裂隙,導管孔大小不一,散在;髓部小,黃白色,有的為空洞。氣微,味淡。
2、繡球藤:莖呈圓柱形,長短不一,直徑1-3cm,表面黃綠色至暗紫紅色,具縱溝及棱脊,近無毛,有的外皮呈縱向撕裂;節(jié)部膨大,有葉痕及枝痕。質(zhì)硬脆易折斷,斷面纖維狀,有放射狀紋理及導管孔,髓部黃白色或黃綠色,有空隙。氣微,味微苦。
以條粗,斷面色黃白者為佳。
植物學信息
植物種屬
毛茛科鐵線蓮屬小木通或繡球藤。
形態(tài)特征
1、小木通:木質(zhì)藤木,長達6m。莖圓柱形,有縱條紋,小枝有棱,有白色短柔毛,后脫落無毛。葉對生;葉柄長5-7.5cm;三出復葉,小葉片革質(zhì),卵狀披針形、卵形或披針形,長4-16cm,寬2-8cm,先端漸尖,基部圓形或淺心形,全緣,兩面無毛。聚傘花序圓錐狀,頂生或腋生;腋生花序基部有宿存芽鱗片,長0.8-3.5cm;花序下部苞片近長圓形,常3淺裂,上部苞片較小,披針形或鉆形,花兩性,直徑3-4cm;萼片4-7,開展,長圓形或橢圓形,長1-4cm,寬0.3-2cm,外面邊緣有短柔毛;花瓣無;雄蕊多數(shù),無毛,花藥長圓形;心皮多數(shù)。瘦果扁,橢圓形,長3mm,疏生柔毛,宿存花柱羽毛狀,長達5cm。花期3-4月,果期4-7月。
2、繡球藤:木質(zhì)藤本,長達8m。莖圓柱形,有縱條紋;小枝有短柔毛,后脫落變無毛;老莖外皮剝落。葉對生,或數(shù)葉與花簇生;葉柄長5-6cm;三出復葉,小葉片卵形、寬卵形或橢圓形,長2-7cm,寬1-5cm,先端急尖或漸尖,3淺裂,邊緣有鋸齒,兩面疏生短柔毛。兩性花,1-6朵與葉簇生,直徑3-5cm;萼片4,開展,長圓狀倒卵形或倒卵形,長1.5-2.5cm,寬0.8-1.5cm,外面疏生短柔毛,內(nèi)面無毛;花瓣無;雄蕊多數(shù),長約1cm,無毛;心皮多數(shù)。瘦果扁,卵形或卵圓形,長4-6mm,無毛,宿存花柱羽毛狀,長約2.2cm。花期4-6月,果期7-9月。
分布區(qū)域
1、小木通:分布于陜西南部、甘肅、福建西南部、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云南、西藏東部。
2、繡球藤:分布于陜西南部、寧夏南部、甘肅南部、安徽、江西、福建北部、臺灣、河南西部、湖北西部、湖南、四川、貴州、云南、西藏南部。
生長環(huán)境
1、小木通:生于海拔100-2400m的山坡、山谷水溝旁、林邊或灌木叢中。
2、繡球藤:生于海拔1200-4000m的山坡、山谷灌木林中、林邊或溝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