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蒿,中藥名。為菊科蒿屬植物黃花蒿Artemisia annua L.的干燥地上部分。具有清透虛熱,涼血除蒸,解暑,截瘧的功效。主治溫邪傷陰,夜熱早涼,陰虛發(fā)熱,勞熱骨蒸,暑熱外感,發(fā)熱口渴,瘧疾寒熱。
功效作用
功能
清透虛熱,涼血除蒸,解暑,截瘧。
主治
1、溫邪傷陰,夜熱早涼:本品苦寒清熱,辛香透熱。
2、陰虛發(fā)熱,勞熱骨蒸:本品苦寒,入肝走血,具有清退虛熱,涼血除蒸的作用。
3、暑熱外感,發(fā)熱口渴:本品苦寒清熱,芳香而散,善解暑熱。
4、瘧疾寒熱:本品辛寒芳香,主入肝膽,截瘧之功甚強,尤善除瘧疾寒熱,為治療瘧疾之良藥。
5、西醫(yī)診為傷寒、副傷寒、肺結(jié)核等屬于陰虛者,中暑屬于暑熱之證者。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服,6-12g,不宜久煎;或鮮用絞汁服。
化學(xué)成分
本品主要含有倍半萜類、黃酮類、香豆素類、揮發(fā)性成分及其他β-半乳糖苷酶、β-葡萄糖苷酶、β-谷甾醇等。倍半萜類有青蒿素、青蒿酸、青蒿醇、青蒿酸甲酯等。黃酮類有3,4-二羥基-6,7,3’,4’-四甲氧基黃酮醇、貓眼草黃素、貓眼草酚等。香豆素類有香豆素、6-甲氧基-7-羥基香豆素、東莨菪內(nèi)酯等。揮發(fā)性成分中以茨烯、β-茨烯、異蒿酮、左旋樟腦、β-丁香烯、菠烯為主,另含α-蒎烯、蒿酮、樟腦等。
藥理作用
本品乙醚提取中性部分和其稀醇浸膏有顯著抗瘧作用,青蒿素及衍生物具有抗動物血吸蟲的作用。青蒿素、青蒿醚、青蒿琥酯均能促進(jìn)機體細(xì)胞的免疫作用。青蒿素可減慢心率、抑制心肌收縮力、降低冠脈流量以及降低血壓。青蒿對多種細(xì)菌、病毒具有殺傷作用。有較好的解熱、鎮(zhèn)痛作用,與金銀花有協(xié)同作用,退熱迅速而持久。蒿甲醚有輻射防護(hù)作用。青蒿素對實驗性矽肺有明顯療效。研究表明青蒿琥酯在體外對人肝癌細(xì)胞有明顯的細(xì)胞毒作用,口服體內(nèi)實驗對小鼠肝癌有抗肝腫瘤作用,并與5-氟尿嘧啶有協(xié)同抗癌作用。此外,青蒿的特殊毒性實驗結(jié)果提示,青蒿素可能有遺傳毒性,青蒿琥酯鈉有明顯的胚胎毒作用,妊娠早期給藥,可致胚胎骨髓發(fā)育遲緩。
相關(guān)論述
1、《本草綱目》:“治瘧疾寒熱。”
2、《本草新編》:“退暑熱?!?/p>
臨床應(yīng)用
臨床應(yīng)用
1、治溫病后期,余熱未清,邪伏陰分,傷陰劫液,夜熱早涼,熱退無汗,或熱病后低熱不退等,常與鱉甲、知母、丹皮、生地等同用,如青蒿鱉甲湯(《溫病條辨》)。
2、治陰虛發(fā)熱,骨蒸勞熱,潮熱盜汗,五心煩熱,舌紅少苔者,常與銀柴胡、胡黃連、知母、鳘甲等同用,如清骨散(《證治準(zhǔn)繩》)。
3、治外感暑熱,頭昏頭痛,發(fā)熱口渴等癥,常與連翹、滑石、西瓜翠衣等同用,如清涼滌暑湯(《時病論》)。
4、如《肘后備急方》單用較大劑量鮮品搗汁服,或隨證配伍黃芩、滑石、青黛、通草等藥。本品芳香透散,又長于清解肝膽之熱邪,可與黃芩、滑石、半夏等藥同用,治療濕熱郁遏少陽三焦,氣機不利,寒熱如瘧,胸痞作嘔之證,如蒿芩清膽湯(《通俗傷寒論》)。
相關(guān)配伍
1、青蒿配鱉甲:青蒿氣味芳香,入肝膽經(jīng),能引透骨中邪熱達(dá)肌表;鱉甲咸寒屬陰,入肝脾經(jīng),善清伏熱,且能滋補肝腎之陰。二藥相須為用,青蒿得鱉甲可潛入陰分,以清伏熱;鱉甲得青蒿,可引陰分之邪達(dá)于肌表,共奏清虛熱、除伏邪之功。適用于溫?zé)岵『笃陉幰阂褌?,邪伏陰分之夜熱早涼、熱退無汗,陰虛發(fā)熱,骨蒸潮熱,盜汗等。
2、青蒿配黃芩:青蒿苦寒,清熱涼血退蒸,善清泄肝膽和血分之熱;黃芩苦寒,清熱燥濕,善清上中二焦?jié)駸嵝盎?。青蒿清透少陽邪熱,黃芩清泄膽腑邪熱,二藥相須為用,其清泄?jié)駸嶙饔迷鰪?。適用于膽熱犯胃,濕濁中阻之口苦胸悶、吐酸苦水、或干嘔呃逆;濕熱黃疸;暑濕成瘧。
鑒別用藥
1、青蒿與知母:兩藥均味苦性寒歸腎經(jīng),均能清虛熱、除骨蒸,治陰虛發(fā)熱、骨蒸潮熱。然知母為清熱瀉火藥,甘寒質(zhì)潤,歸肺胃經(jīng),長于清熱瀉火、滋陰潤燥,善治熱病煩渴、肺熱咳嗽、陰虛勞嗽及腸燥便秘。青蒿味辛而歸肝膽經(jīng),以清虛熱、除骨蒸為主,又能解暑、截瘧,又治暑熱頭痛口渴、瘧疾寒熱。
2、青蒿與牡丹皮:兩藥均味苦辛性寒,歸肝腎經(jīng),均善清虛熱、除骨蒸,治陰虛發(fā)熱、骨蒸潮熱。然牡丹皮為清熱涼血藥,主入心經(jīng),既善清熱涼血,又善活血散瘀,主治血熱兼瘀之斑疹吐衄、血瘀經(jīng)閉、痛經(jīng)、跌打損傷、癰腫瘡毒、腸癰腹痛。青蒿屬清虛熱藥,長于清虛熱、除骨蒸,又善解暑、截瘧,能治暑熱頭痛口渴、瘧疾寒熱。
相關(guān)藥品
感冒止咳顆粒(糖漿、合劑)、消食退熱糖漿、甘露茶、小兒暑感寧糖漿。
相關(guān)方劑
青蒿鱉甲湯(《溫病條辨》)、清骨散(《證治準(zhǔn)繩》)、蒿芩清膽湯(《重訂通俗傷寒論》)、清暑飲(《溫?zé)峤?jīng)解》)。
藥膳食療
青蒿粥:
1、功效:清熱退燒、除瘴殺疰。適用于表證、里證的外感發(fā)熱,對陰虛發(fā)熱、惡性瘧疾的發(fā)熱同樣有效。
2、原材料:鮮青蒿10克,粳米50克,白糖適量。
3、做法:將青蒿洗凈。與粳米一同放入煮鍋內(nèi),加適量水,用大火煮沸,再轉(zhuǎn)為小火慢熬,直至黏稠為止。
4、用法:每日1碗。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秋季花盛開時采割,除去老莖、雜質(zhì),陰干。
炮制方法
1、青蒿:取原藥材,除去雜質(zhì),噴淋清水,稍潤,切段,陰干。
2、炒青蒿:取凈青蒿段置鍋內(nèi),用文火炒至微黃色,或褐黃色微焦時,取出放涼。
3、鱉血青蒿:取凈青蒿段,置大盆內(nèi),淋入用溫水少許稀釋的鱉血,拌勻,稍悶,置鍋內(nèi),用文火炒干,取出放涼。每青蒿100kg,用鱉血12.5kg。
4、醋青蒿:取凈青蒿段,放入鍋內(nèi),用武火炒,再加10%醋邊灑邊炒,炒至黃褐色時,取出放涼,篩去灰屑。每青蒿段100kg,用醋10kg。
保存方法
置通風(fēng)干燥處。
藥材鑒別
鑒別
1、取本品少量,用微火灼燒,有紫紅色的煙霧產(chǎn)生。
2、取本品少量,滴加硝酸,產(chǎn)生氣泡并顯棕紅色或黃棕色。
3、取本品50mg,加三氯甲烷5ml,充分?jǐn)嚢瑁瑸V過,濾液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靛藍(lán)對照品、靛玉紅對照品,加三氯甲烷分別制成每1ml含1mg和0.5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通則0502)試驗,吸取上述三種溶液各5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甲苯-三氯甲烷-丙酮(5∶4∶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yīng)的位置上,顯相同的藍(lán)色和淺紫紅色的斑點。
藥材性狀
莖呈圓柱形,上部多分枝,長30-80cm,直徑0.2-0.6cm;表面黃綠色或棕黃色,具縱棱線;質(zhì)略硬,易折斷斷面中部有髓。葉互生,暗綠色或棕綠色,卷縮易碎,完整者展平后為三回羽狀深裂,裂片及小裂片矩圓形或長橢圓形,兩面被短毛。氣香特異,味微苦。
飲片性狀
1、青蒿:為不規(guī)則小段,莖、葉、花蕾混合,性狀參見“藥材”項。
2、炒青蒿:形如青蒿,微黃色或褐黃色略有焦斑。
3、鱉血青蒿:形如青蒿,色澤加深,具血腥氣。
4、醋青蒿:形如炒青蒿,黃褐色,略具醋氣。
植物學(xué)信息
植物種屬
菊科蒿屬植物黃花蒿。
形態(tài)特征
一年生草本;植株有香氣。主根單一,垂直,側(cè)根少。莖單生,高30-150cm,上部多分枝,幼時綠色,有縱紋,下部稍木質(zhì)化,纖細(xì),無毛。葉兩面青綠色或淡綠色,無毛;基生葉與莖下部葉三回櫛齒狀羽狀分裂,有長葉柄,花期葉凋謝;中部葉長圓形、長圓狀卵形或橢圓形,長5-15cm,寬2-5.5cm,二回櫛齒狀羽狀分裂,第一回全裂,每側(cè)有裂片4-6枚,裂片長圓形,基部楔形,每裂片具多枚長三角形的櫛齒或為細(xì)小、略呈線狀披針形的小裂片,先端銳尖,兩側(cè)常有1-3枚小裂齒或無裂齒,中軸與裂片羽軸常有小鋸齒,葉柄長0.5-1cm,基部有小形半抱莖的假托葉;上部葉與苞片葉一(至二)回櫛齒狀羽狀分裂,無柄。頭狀花序半球形或近半球形,直徑3.5-4mm,具短梗,下垂,基部有線形的小苞葉,在分枝上排成穗狀花序式的總狀花序,并在莖上組成中等開展的圓錐花序;總苞片3-4層,外層總苞片狹小,長卵形或卵狀披針形,背面綠色,無毛,有細(xì)小白點,邊緣寬膜質(zhì),中層總苞片稍大,寬卵形或長卵形,邊寬膜質(zhì),內(nèi)層總苞片半膜質(zhì)或膜質(zhì),頂端圓;花序托球形;花淡黃色;雌花10-20朵,花冠狹管狀,檐部具2裂齒,花柱伸出花冠管外,先端2叉,叉端尖;兩性花30-40朵,孕育或中間若干朵不孕育,花冠管狀,花藥線形,上端附屬物尖,長三角形,基部圓鈍,花柱與花冠等長或略長于花冠,頂端2叉,叉端截形,有睫毛。瘦果長圓形至橢圓形?;ü?-9月。
分布區(qū)域
分布于我國南北各地。
道地產(chǎn)區(qū)
全國大部分地區(qū)均有分布。
生長環(huán)境
常星散生于低海拔、濕潤的河岸邊砂地、山谷、林緣、路旁等,也見于濱海地區(qū)。
病蟲防治
1、莖腐病:在多雨季節(jié),如發(fā)生莖腐病,可用滅病威或托布津防治。
2、蚜蟲:應(yīng)在其遷飛擴(kuò)散前噴藥,畝用40%樂果或20%速滅丁或蚜虱凈等噴霧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