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花蒿子的功效與作用

時間:2021-12-12 作者:頭像是神評的丁丁 來源:茶文化

黃花蒿子,中藥材名。本品為菊科植物黃花蒿的果實。功能主治為:治勞,下氣,開胃,止盜汗。

功效作用

功能

行氣開胃,補勞止汗。

主治

治氣滯,食呆,虛勞,盜汗。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1~3錢。

植物學信息

形態(tài)特征

一年生草本;植株有濃烈的揮發(fā)性香氣。根單生,垂直,狹紡錘形;莖單生,高100-200cm,基部直徑可達1cm,有縱棱,幼時綠色,后變褐色或紅褐色,多分枝;莖、枝、葉兩面及總苞片背面無毛或初時背面微有極稀疏短柔毛,后脫落無毛。葉紙質(zhì),綠色;莖下部葉寬卵形或三角狀卵形,長3-7cm,寬2-6cm,綠色,兩面具細小脫落性的白色腺點及細小凹點,三(至四)回櫛齒狀羽狀深裂,每側(cè)有裂片5-8(-10)枚,裂片長橢圓狀卵形,再次分裂,小裂片邊緣具多枚櫛齒狀三角形或長三角形的深裂齒,裂齒長1-2mm,寬0.5-1mm,中肋明顯,在葉面上稍隆起,中軸兩側(cè)有狹翅而無小櫛齒,稀上部有數(shù)枚小櫛齒,葉柄長1-2cm,基部有半抱莖的假托葉;中部葉二(至三)回櫛齒狀的羽狀深裂,小裂片櫛齒狀三角形。稀少為細短狹線形,具短柄;上部葉與苞片葉一(至二)回櫛齒狀羽狀深裂,近無柄。頭狀花序球形,多數(shù),直徑1.5-2.5cm,有短梗,下垂或傾斜,基部有線形的小苞葉,在分枝上排成總狀或復總狀花序,并在莖上組成開展、尖塔形的圓錐花序;總苞片3-4層,內(nèi)、外層近等長,外層總苞片長卵形或狹長橢圓形,中肋綠色,邊膜質(zhì),中層、內(nèi)層總苞片寬卵形或卵形,花序托凸起,半球形;花深黃色,雌花10-18朵,花冠狹管狀,檐部具2(-3)裂齒,外面有腺點,花柱線形,伸出花冠外,先端2叉,叉端鈍尖;兩性花10-30朵,結(jié)實或中央少數(shù)花不結(jié)實,花冠管狀,花藥線形,上端附屬物尖,長三角形,基部具短尖頭,花柱近與花冠等長,先端2叉,叉端截形,有短睫毛。瘦果小,橢圓狀卵形,略扁?;ü?-11月。

分布區(qū)域

廣布于歐洲、亞洲的溫帶、寒溫帶及亞熱帶地區(qū),在歐洲的中部、東部、南部及亞洲北部、中部、東部最多,向南延伸分布到地中海及非洲北部,亞洲南部、西南部各國;另外還從亞洲北部遷入北美洲、并廣布于加拿大及美國。模式標本采自蘇聯(lián)西伯利亞地區(qū)。

生長環(huán)境

遍及中國全境;東半部省區(qū)分布在海拔1500m以下地區(qū),西北及西南省區(qū)分布在2000-3000m地區(qū),西藏分布在3650m地區(qū);生境適應性強,中國東部、南部省區(qū)生長在路旁、荒地、山坡、林緣等處;其他省區(qū)還生長在草原、森林草原、干河谷、半荒漠及礫質(zhì)坡地等,也見于鹽漬化的土壤上,局部地區(qū)可成為植物群落的優(yōu)勢種或主要伴生種。

生長見習

黃花蒿喜溫暖、陽光,忌水浸,不耐蔭蔽。光照對青蒿素含量的影響較大,對土壤質(zhì)地及pH值要求不嚴,pH值5.4-5.7對葉片產(chǎn)量及青蒿素含量無大的影響,但性喜開闊向陽的濕潤環(huán)境,宜排水良好、微偏酸性的少宿根性草本植物的黃壤、沖積土和紫色土。

繁殖方式

有性繁殖

黃花蒿采用種子繁殖。種子發(fā)芽溫度為8℃-25℃,發(fā)芽適溫為18℃-25℃,種子貯藏以低溫瓶裝貯藏最好,黃花蒿種子在低溫條件下至少可以保存3年。不同類型、播種期、播種基質(zhì)及種子貯藏方法對種子發(fā)芽有顯著的影響,不同類型的種子發(fā)芽率有明顯差異。種子繁殖以火土加肥泥為播種基質(zhì)最好,可獲得71%的發(fā)芽率,但種子繁殖可使青蒿素含量下降。

無性繁殖

黃花蒿可用扦插繁殖。于7-8月份采用頂部枝條作插穗,以火土為基質(zhì)進行扦插可獲得86%-96%的成活率。不同類型、不同部位枝條、不同扦插期及扦插基質(zhì)對黃花蒿的扦插成活率均有一定的影響。

栽培技術(shù)

選地整地

黃花蒿對土壤要求不嚴格,雖然一般土地均可栽培,但選擇地勢向陽、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砂質(zhì)壤土或粘質(zhì)壤土栽培,生長更為茂盛,莖葉中黃花蒿素含量會更高。

秋季將生荒地按常規(guī)深翻,有條件地區(qū)可結(jié)合翻地施入基肥,每畝施入1500-2000kg漚肥或廄肥,翻后打碎土塊、清除樹枝、石塊、草根,耙平做畦。畦高約25cm,寬1.2m,畦東西向,種植南北向,以利接受光照。

播種育苗

黃花蒿種子發(fā)芽溫度為8℃-25℃,當早春氣溫在10℃-25℃時即可播種,播種時將混有少許細沙的種子均勻撒播或開溝條播,每畝用種量為150-200g,用細土覆蓋(以蓋住種子為度),播后噴透水保濕,3-6天發(fā)芽,剛出土時子葉小,圓形,約12天長出真葉。

田間管理

在苗高4-5cm時進行間苗,保持株距5cm,使其均勻生長。播后一個月進行首次松土除草,使其表面干松,地下稍濕潤,促使根向下扎,并注意不要澆水、施肥,使地上部生長緩慢。

當長到60-80天時,莖生葉內(nèi)始長出側(cè)枝時,其根系已發(fā)達,需肥量大,可結(jié)合松土除草進行追肥2-3次,以人糞尿為主,每畝1000-1500kg,也可施速效氨肥以促進莖葉生長,提高產(chǎn)量和品質(zhì)。施肥時不要將肥粘在植株莖葉上,以免灼傷。

黃花蒿忌水浸,因此,連綿雨季時要注意及時排水,防止爛根。

采收加工

黃花蒿不同生育時期葉片中青蒿素含量差異顯著。采收期對黃花蒿產(chǎn)量及青蒿素含量的影響明顯,采收期的確定應以獲取最大的青蒿素產(chǎn)量為目的。不同產(chǎn)地其適宜采收期有差異,廣西在8月下旬初蕾期采收最好,山東以9月份花蕾期采收最好。采集的時間以晴天中午12時至下午16時為宜,在這期間采收的植株青蒿素含量最高。

不同的干燥方法對青蒿素的產(chǎn)量也有一定的影響,自然曬干的效果最好。

病蟲防治

黃花蒿病蟲害較少,偶有根腐病、菌核病、蚜蟲為害。根腐病多發(fā)生于排水不良地段,可預先挖好排水溝,預防積水;發(fā)現(xiàn)病株及時拔出燒毀;也可用生石灰或5%福爾馬林消毒地面。菌核病的預防一是平時要注意及時排水,發(fā)現(xiàn)病株拔除;二是可用1:1:20波爾多液或50%多菌靈500-600倍液灌根。蚜蟲多以成、若蟲吸食莖葉汁液為主,但嚴重時亦可造成莖葉發(fā)黃枯死??捎?0%敵敵畏乳油加水1000-1500倍常量噴霧或50%樂果乳油加水1500倍常量噴霧。


熱門關(guān)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