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果小扁豆,中藥名。為遠(yuǎn)志科植物腎果小扁豆PolygalafurcataRoyle的帶根全草。分布于廣西、貴州、云南等地。具有祛痰止咳,解毒,散瘀,止血之功效。用于咳嗽痰多,咽喉腫痛,牙痛,疔瘡,失眠多夢,跌打損傷,外傷出血。
功效作用
功能
祛痰止咳,解毒,散瘀,止血。
主治
用于咳嗽痰多,咽喉腫痛,牙痛,疔瘡,失眠多夢,跌打損傷,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6-9g。外用:適量,搗絨敷。
相關(guān)論述
《貴州草藥》:“祛痰止咳,止血生肌,解毒。”
臨床應(yīng)用
相關(guān)配伍
1、治咳嗽:黃花香9g。煨水服。
2、治疔瘡、刀傷:黃花香適量,搗絨敷患處。(1-2方出自《貴州草藥》)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春、夏季采收,鮮用或切段曬干。
植物學(xué)信息
植物種屬
遠(yuǎn)志科植物腎果小扁豆。
形態(tài)特征
腎果小扁豆又名:叉枝遠(yuǎn)志。一年生草本,高5-15厘米;莖具縱棱及狹翅,小枝自莖頂部生出。單葉互生,葉片紙質(zhì),卵形、橢圓形或卵狀披針形,長1.5-3厘米,寬1-1.5厘米,先端漸尖,基部闊楔形至圓形,全緣,具緣毛,葉面綠色,沿葉緣附近被白色小剛毛,背面蒼白色,無毛,主脈上面微凹,背面隆起,側(cè)脈4-6對,于邊緣網(wǎng)結(jié);葉柄長約0.5毫米??偁罨ㄐ蛞干L1-3厘米,不超出葉叢,具多而密的花;花小,具卵形苞片3枚,早落;萼片5,外面3枚橢圓狀卵形,長約1.5毫米,寬約1毫米,先端鈍,里面2枚花瓣狀,倒卵形,長約2.5毫米,寬約1.5毫米,先端圓形,基部具爪,3脈;花瓣3,黃色,側(cè)瓣長方形,長約2.5毫米,1/2以下與龍骨瓣合生,先端微凹,龍骨瓣較側(cè)瓣長,具2扇形雞冠狀附屬物;雄蕊8,花絲長約2毫米,2/3以下合生成鞘,花藥卵形;子房圓形,徑約0.75毫米,花柱由下向上逐漸加寬,頂端稍變曲,并裂為鉗狀,柱頭生于下裂片內(nèi)。蒴果近圓形,寬過于長,寬約2.5毫米,頂端微凹,無尖頭,具由下向上逐漸加寬的翅,基部具1枚宿存外萼片。種子卵球形,徑約1毫米,黑色,被白色短柔毛,種阜下延微裂?;ü?-9月。
分布區(qū)域
分布于廣西、貴州、云南等地。
生長環(huán)境
生于海拔1300-1600m的石灰?guī)r灌叢或陡坡上。